鄧友超:我們在調研中聽到不少校長、教師反映,現行2004年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有很多要求顯得“高大全”,比較抽象,可操作性不強,應提出具體的普通學生都能遵守并做到的基本規定。比如,對“熱愛祖國”的規定應更具體化。因此我們在修訂《守則》時寫道: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這就是讓學生知道升國旗時應如何做、唱國歌時應如何做,讓學生通過了解國情歷史增強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樸素感情。 學生發型、著裝不做硬性規定 記者:此次《守則》征求意見稿公布后,也有人提出《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需要與時俱進? 鄧友超:《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都是教育部于2004年頒布的。我們在調研中的確發現,隨著時代的變化,現行《守則》和《規范》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如《規范》中關于留短發的規定,大家認為沒必要從全國層面硬性要求。 新版《守則》彰顯核心價值觀 記者:新版《守則》有哪些亮點? 鄧友超:新版《守則》主要有三個亮點:一是貼近時代,充分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要求。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平等、法治、民主、文明、和諧”等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都有所體現。同時也體現了“三愛”、“三節”、心理健康、文明出游、網絡、安全、閱讀等學校、社會和家庭高度關注的內容。二是突出對學生言行的基本要求。各地各校可依據守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學生管理規定或行為規范。三是簡單明了。凝練為“三愛”——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三講”——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三護”——護安全、護健康、護家園九個條款,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強國際比較 立足本國實際 記者:前段時間,社會上一些媒體對美、英、日《中小學生守則》進行了報道,本次修訂是否有所借鑒? 鄧友超:近年來媒體和網民對于《守則》的關注,往往源于所謂的國際比較。其中,對美國、英國、日本和中國的小學生守則進行比較的文章很受網民關注,如“英國小學生守則”包括“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網民認為,這樣的規定有助于保障學生安全。新修訂的《守則》充分吸收了這些好的意見和建議,如專門增加了“護安全”的條款,且列出了“紅燈停綠燈行”這樣具體可行的內容。 但是,經過修訂專家組認真查閱相關國家教育法律及文件,并咨詢這些國家的教育研究人員,同時根據我們委托相關駐外使領館教育組調研的結果來看,英、美、日均沒有全國統一的學生守則。高度重視小學生安全的所謂的“英國小學生守則”十條,幾年前最初在中國網站出現時,這十條被稱為“兒童安全十大宣言”,和“小學生守則”完全是兩回事,后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被改稱為“英國小學生守則”。所謂的“美國小學生守則”實則是一本美國文化讀物給小學生提出的建議,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被誤稱為“美國小學生守則”。所謂的“日本小學生守則”,則只是日本某所學校的校規節選。 【相關鏈接】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征意見 網友點贊:操作性提高了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現行版《中小學生守則》 教育部1日公布《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提出愛祖國、講文明、護安全等9項內容,其中在“護安全”一項中特別提出,中小學生要“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據了解,《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包括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護安全、護健康和護家園9項內容,由現行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合二為一,堅持貼近時代、突出基本、易記易行原則,注重可操作性。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隨著時代變化,《守則》《規范》中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規范》內容過多且交叉重合等。因此,教育部在2012年啟動了《守則》《規范》修訂工作。此次公開征求意見截至8月20日。 另據消息,濃縮版守則中還出現了不少新身影,例如熱心志愿服務、控制上網時間、會自護懂求救、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等。而“見義勇為,敢于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等則不見蹤影。 【網友評論】 @臨江真人:小學生不必記那么多,還可以更為精簡,例如,尊重師長,團結同學,起居有常,勤學善問,注意衛生等即可。 @尹鴻:具體了,可操作性提高了。就是內容羅列比較多,記憶對照都比較困難,守則還是應該更加基本一些,不同年齡段的中小學生也應該有所區別。 @孫云曉:從天上回到地上,腳踏實地心安。 @Jackie-wur:對了,這才是比較有實際意義的,愛祖國,愛人民,只是嘴上說的,難以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
相關閱讀:
- [ 08-02]教育部就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 見義勇為擬不入
- [ 08-02]教育部:控制上網時長擬入中小學生守則
- [ 08-01]教育部今年起推足球四級聯賽 廈門先推班級足球聯賽
- [ 08-01]教育部:小城市清理“門檻”全面接收隨遷子女就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