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報告建議盡早啟動西藏高原環境補償國家行為
2014-08-09 19:51: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藏區域協同創新集群”首席科學家、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介紹《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相關內容。 孫自法 攝 中新網拉薩8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政府9日在拉薩聯合發布《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建議中國應盡早啟動西藏高原環境補償的國家行為,并適時推動環境補償的國際合作。 針對當前西藏高原整體變暖和變濕、水循環加強、生態系統趨好,但災害風險增加的環境背景,中科院專門建立的“西藏區域協同創新集群”組織西藏高原一線中外科研專家共同參與完成《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 該報告建議要趨利避害,發展環境保護與綠色經濟相融合的科學理念,加大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力度,建立以水循環為紐帶的西藏高原環境及周邊地區育惠區,使中國東部地區以及東亞、南亞和中亞地區都成為更佳環境受惠區。 “這就是說,西藏高原環境育惠區和整個中國以及周邊十多個國家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中科院院士、“西藏區域協同創新集群”首席科學家、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表示,因此,要通過國家意志整體規劃和建設,將來還應通過國際合作和協調,共建第三極環境育惠區。西藏高原環境育惠區應該得到所有其他受惠區、包括其他國家受惠區的環境補償。應盡早啟動環境補償的國家行為,并適時推動環境補償的國際合作。 中科院《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提出的具體建議還包括:建立以綠色經濟為核心內容的社會發展指數;加強政府在環境保護與建設中的統籌協調機制;提高觀測水平和評估能力;加強科學傳播,強化環境保護的社會基礎;弘揚民族優良傳統,構建長期環境保護的文化基礎。(完) |
相關閱讀:
- [ 07-22]中科院推出科技創新年度巡展 遴選19項重要成果
- [ 07-13]中科院專家回應“吃藥反腐”:系誤讀
- [ 06-23]中科院專家:申遺成功考驗城市規劃眼光
- [ 06-20]中科院成功研制“鋼鐵俠”戰衣 能一拳穿墻
- [ 06-12]中科院:危害國家利益觸犯法律者撤銷其院士稱號
- [ 06-09]中科院院士郭華東:人類已進入大數據時代
- [ 06-06]中科院一中心副主任受賄10萬被偷拍 獲刑10年
- [ 06-04]中科院原副主任收10萬遭行賄人舉報 被判10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