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盤點習近平執(zhí)政三大建樹:鐵腕反腐贏民心
2014-08-12 07:00:5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力推改革,幅度和力度都超預期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閉幕,習近平首次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身份面對中外媒體。在不長的講話中,他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 隨后,履新不到一個月的習近平,將首次離京考察的目的地,選在了改革前沿——廣東。他來到深圳蓮花山公園,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習近平用一種再清晰不過的方式,向世人宣誓了他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 習近平說到做到。過去的一年半,中國改革的幅度和推進的力度都讓國內外大吃一驚: 2013年4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決定。15個領域60項改革任務,為中國未來改革規(guī)劃了雄心勃勃的藍圖。 今年1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習近平以組長身份首次亮相。隨后,習近平又相繼擔任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組長以及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與改革相關的重要職務。他不避險阻親自“沖鋒”的潛臺詞只有一個:誰都別想在改革問題上拖延、扯皮。 號令統(tǒng)一,改革大步向前。單獨二孩、廢除勞教、新型城鎮(zhèn)化、收入分配、戶籍、紀檢等領域的改革,或已經實施或揭開面紗。政府簡政放權取得實效,去年以來,發(fā)改委取消和下放了44項行政審批事項,需報中央管理層面核準的企業(yè)投資項目減少60%。就連外界看來頗為神秘的軍隊改革也提上日程。今年八一前夕,習近平到福建慰問部隊官兵,提出要扎實推進部隊建設、改革和軍事斗爭準備。 這些攸關全局的關鍵性改革進入實施階段,給普通民眾帶來了新的希望和信心,也贏得了老百姓對于改革的堅定支持。 ◆外交布局,軟硬兩手凸顯“大國范” 國際舞臺上,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同樣大動作頻頻。 在處理與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等國的領土、領海爭端時,習近平一改往日韜光養(yǎng)晦、被動應對的傳統(tǒng)方式,采取了包括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海空常態(tài)化巡視釣魚島、對菲坐灘廢艦實施隔離限制、981鉆井平臺南海鉆探油氣資源、進行南海島礁工程建設等前所未有的強硬舉措,維護疆域主權。 從國際大格局看,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習近平不慌不忙,用“習式太極”絕招——“世界再平衡”應對之: 強化、改善與俄羅斯、印度兩大鄰居的合作關系,發(fā)展、平衡與中亞、韓國、東盟國家間關系;推進、鞏固與歐盟及歐洲重要國家間的經貿關系;繼續(xù)擴展、深化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和實體合作;不失時機地全面進入拉美這個美國傳統(tǒng)“后院”。 去年3月始,習近平的足跡已遍及亞、歐、非、美四大洲許多國家,用中國獨特的方式,廣結、深結世界朋友。從提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宏大構想,到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中國—拉共體論壇以及建立金磚國家開發(fā)銀行等,一記記看似平和的“軟拳”,讓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zhàn)略面臨破產窘境。中美關系這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在不斷的合作與博弈中穩(wěn)步向前推進,保持了斗而不破。 一年半,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只是短暫一瞬,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用實際行動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雖然中國夢的實現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方向正確就不怕路遠。 |
相關閱讀:
- [ 08-11]習近平提戰(zhàn)略構想:“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
- [ 08-11]習近平治國思路:強調憲法高于一切 用法治思維反腐
- [ 08-10]習近平“新常態(tài)”表述中的“新”和“常”
- [ 08-08]習近平兩提“新常態(tài)”
- [ 08-09]習近平:對腐敗分子,不能養(yǎng)癰遺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