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中蒙關系發展新路線圖--寫在習主席訪蒙古前夕
2014-08-17 21:09:4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孫靖 |
分享到:
|
未來,地緣優勢、互補性強仍將是中蒙經貿合作的兩大有利因素。 中蒙有14個邊境口岸進出口貨物,貨物運輸距離近,費用少,成本低;中國需要來自蒙古國的煤炭、石油、礦產、畜產品等初級產品,而來自中國的機電產品、農產品、建筑材料、紡織品等也頗受蒙古國民眾的青睞。 可以相信,習主席此次訪問必將促進中蒙經貿合作登上新臺階。 “中國正在努力實現中國夢,蒙古國也處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這預示著,兩國在經貿合作上必定會有新內容,”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說。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而人文交流是“民相親”的重要途徑。習主席此次訪問將進一步增進中蒙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使兩國世代友好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專家認為,中蒙領導人將鼓勵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和高校多層次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同時敦促有關部門執行好兩國在文教、科技領域的合作協定和計劃。 目前,每年有上百萬人次的蒙古國民眾到中國旅游、求學和就醫,“漢語熱”已在蒙古國年輕人中興起;蒙古國也以其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吸引著大批中國旅游者;而在成功舉行了中蒙“文化周”、“文化月”后,兩國已宣布今年為“中蒙友好交流年”…… 可以預見,習主席訪問后,中蒙人文交往將更加密切。 “中蒙人民的交往訴求是兩國關系發展的助推器。畢竟,在各領域的交流中,他們都是主角,”中國前駐蒙古國大使高樹茂說。 經略周邊又一步驟 蒙古國與中國同處東北亞,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之一。 習主席此次訪蒙,是推進中國周邊外交戰略的又一重要步驟,必將促進東北亞的合作,對營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產生以來,前所未有地重視周邊外交。從去年10月召開的周邊外交座談會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到習主席訪問中亞時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訪問東南亞時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再到李克強總理訪問南亞時提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這些理念或倡議無不反映出中國對周邊外交的高度重視。此外,習主席已訪問了包括俄羅斯、韓國等在內的多個周邊鄰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郝時遠對新華社記者說,蒙古國是東北亞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地區,中蒙關系發展對東北亞地區穩定有積極意義,對更大范圍的周邊合作也會產生良性作用。 “中蒙兩國關系穩定持續的發展,有利于消除東北亞一些影響地區安全的不穩定因素,”郝時遠說。 曲星也認為,習主席專程訪問蒙古國,是“睦鄰、安鄰、富鄰”外交方針的再次體現,是經略周邊大外交的又一重要步驟。 中蒙兩國之間沒有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兩國邊界清清楚楚,邊境平靜、和平。高樹茂說:“在邊界問題上,中蒙起到模范作用。在周邊國家中,中蒙實現睦鄰友好能吸引其他鄰國的關注。” “習主席訪蒙,將繼續推動兩國在國際與地區事務中戰略合作與協調。從對地區的長遠影響來看,此訪必將有利于東北亞的和平、穩定與繁榮,”黃家骙說。(記者包爾文 劉莉莉 閆亮) |
相關閱讀:
- [ 06-25]王毅:中蒙經貿合作應以互聯互通和大項目合作為優先
- [ 05-06]蒙古國慶祝中蒙友好合作關系條約修訂簽署20周年
- [ 03-30]內蒙古成功堵截一起中蒙邊境草原火
- [ 02-22]中蒙新年“以馬為媒”話交流
- [ 10-25]習近平:把握互信互利原則 推動中蒙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 [ 10-25]習近平會見蒙古國總理 就發展中蒙關系提三建議
- [ 09-29]中蒙邊境線上北塔山牧場告別61年無電生活(圖)
- [ 09-13]中蒙將舉行“草原先鋒”聯合軍事訓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