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文化】 作者:曹雅欣 國學走入生活, 傳統(tǒng)成為時尚! 科普國學, 文化健康! “子曰”,古代指孔子說,現(xiàn)泛指老師說。 “子曰詩云”,就是中國人引經據(jù)典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 子曰文化,團結一批杰出的國學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傳播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解讀古為今用的經典智慧,構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 把精英層面獨有的思想智慧,轉化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提出的第三個價值目標,是文明。 (一)文明形態(tài) “文明”的釋義有很多版本,綜合來講,我們平時談及“文明”這個詞時,主要意指兩層概念:第一層是廣義上的文明,指一個社會集團中的綜合文化特征,包括民族意識、價值觀念、禮儀習俗、宗教思想、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科學程度等等,比如說到思想體系上的中華文明、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或者說到生產方式上的工業(yè)文明、農業(yè)文明,或者說到創(chuàng)造成果上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這些都是宏觀意義上的文明概念;而狹義的文明,是指某個對象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思想素質、道德水準、教育水平,比如說某某人是個文明人,某某國是個文明的國家。 我們先來看廣義上的文明。對于中國而言,中華文明,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令國人感到心痛的一個詞匯。從近代史開篇,我們的自有文明在世界面前就從未彰顯出優(yōu)越性,相反,處處都顯示出落后于人的傷心對比:工業(yè)文明擊垮了農業(yè)文明、西方文明壓倒了東方文明,以儒家思想為主流、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明除了擁有漫長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往,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始終處于下風。中華文明曾以仁義禮智信輻射過周邊國家、曾以溫良恭儉讓禮敬出大國風范、曾以詩書禮樂打造了崇高的價值觀念,卻在十九世紀的世界大變革中被稱作“東亞病夫”,曾經的雄風不再,這一頭東方雄獅似乎是怏怏病倒了。 鴉片戰(zhàn)爭震動了中華文明,中國人看著原有的世界秩序被打破,難以理解這個時代,文明的標尺變成了什么:一國的黃金白銀不再是從自家的礦山挖掘而出,而是由橫沖直撞的堅船利炮從他國帶回;一國的疆域不再僅是自有的土地島嶼,還可以從黑皮膚、黃皮膚民族的生存空間里劃定;一國的財富積累不再是專心生產和貿易,而是磨刀霍霍陰謀機關、轉借戰(zhàn)爭暴斂橫財。中國的文明感到束手無策,在現(xiàn)有的文明形態(tài)下,不再有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位置。 其實,自工業(yè)革命的大浪潮開始、人類社會進入到現(xiàn)代化進程中以來,從發(fā)展方式上看,可以將世界上的文明劃分為三種類型: |
相關閱讀:
- [ 08-25]國學班被虐女童稱遭老師猥褻再報案 下體被腳踢
- [ 08-21]老警察辭“鐵飯碗”推廣國學
- [ 08-20]為了弘揚國學 老警察辭掉“鐵飯碗”職位
- [ 08-20]為了弘揚國學 老警察辭掉“鐵飯碗”職位
- [ 08-19]子曰師說: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