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2014-09-08 21:35:3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億萬人民共同的事業——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體和力量智慧的源泉 8月初的安徽合肥烈日炎炎。當地政務服務中心的工商窗口前,27歲的劉少輝正認真填寫《公司登記(備案)申請書》。 4年前大學畢業的劉少輝一直懷揣著創業的夢想。 今年3月,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放寬了,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和出資期限的限制取消了,以前橫亙在劉少輝創業路上的“坎兒”消除了。他說:“改革圓了我的創業夢!” “中國的改革因其人口眾多而獨特,中國的改革是為了13億人的改革。”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羅蘭德,今年7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旁觀者是敏銳的。 “人民是改革的主體”這一鮮明論斷,已經明確載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 中國的改革,以問題為導向,始終注重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中找準改革切入點——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為導向,立足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長期以來,廣大群眾對“車輪上的鋪張”反映強烈。為進一步糾風并規范制度,中央在整治違規配備和使用公務用車的同時,決定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今年7月,在充分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多數部門和各省區市意見的基礎上,公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臺,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在增加未來勞動年齡人口的同時,提升了家庭發展能力,增強了家庭養老功能;城鄉養老并軌為人們提供了“老有所養”的制度保障;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著眼于促進教育公平、全面發展、科學選才,革除“一考定終身”的弊病……隨著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舉措不斷推出,人們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緊緊相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浪潮中一起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匯民智、集民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集納各方意見,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明確提出,加強對重大改革問題的調研,盡可能多聽基層和一線的聲音,盡可能多接觸第一手材料,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要注重發揮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調研咨詢作用。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好、保護好、發揮好。 院士制度改革啟動后,在征求各方意見基礎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不約而同地在院士候選人推薦渠道上做了“減法”,在遴選機制上做了“加法”,取消由部門和地方政府提名院士的途徑,增加有投票權的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環節。改革舉措受到科技界廣泛贊譽。“減少行政色彩,把可能產生腐敗的情況降到最低。這個改革方向非常正確。”中國工程院王小謨院士說。 許多重大改革,都在深入調查研究、系統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形成方案,在向各地各部門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基層干部群眾廣泛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凝聚共識。 尊重人民首創,開展試點先行,是中國改革的又一個鮮明特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加強重大改革試點工作。 國無法則人無矩,法不公則國不穩。司法體制改革劍指司法不公,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一系列基礎性、制度性措施,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通過試點逐步推進。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時強調,要細化試點實施方案,及時啟動工作,按照可復制、可推廣的要求,推動制度創新。 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省市司法體制改革先行試點,于今年下半年漸次推開。 完善司法責任制,既賦予法官、檢察官相應的職權,又落實法官、檢察官的辦案責任,強化監督制約。推行主審法官責任制、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打破層層審批的行政化做法,“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加大司法公開力度,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按照司法職業特點,讓法官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改革試點,就是要堅持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既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加強總體謀劃;也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在機制改革上進行積極探索,為全國逐步推開試點積累經驗、創造條件。”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推進改革中,宣傳動員凝聚改革共識,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巨大熱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廣大干部群眾通過多種形式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從江南到塞北,從高原到邊陲,研討班授課、宣講團宣講,以及網上宣講和進基層、進社區宣講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和宣講活動,廣泛播撒、準確傳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義。 基層干部群眾表示,改革涉及切身利益,個人要成為改革的受益者,也應以實際行動參與到改革中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全面深化改革添力。 近一時期,重大改革舉措密集出臺,新聞媒體紛紛跟進,拿出重要版面和時段,通過權威訪談、專家解讀、典型案例、背景鏈接等多種體裁,以圖文并茂、多媒體呈現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改革進行充分報道。 “報紙、電視和互聯網上,對戶籍制度改革報道得很詳細,我關心的一些問題都得到了解答。改革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四川來京務工的米華英告訴記者。 只有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推進改革,讓人民從改革中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人民才能始終保持對改革的堅決支持和積極參與。 實踐已經證明、而且還將繼續證明——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 |
相關閱讀:
- [ 09-08]以開放促進改革加速發展
- [ 09-07]延后保護移民措施 奧巴馬遭移民改革倡議人士抨擊
- [ 09-06]高考改革引熱議 榕幾代高考人講述文理分科的故事
- [ 09-05]廣東高考方案3年內不變 改革待教育部統一部署
- [ 09-05]解讀高考改革10大焦點 福建將不早于2017年實施
- [ 09-05]力除四大沉疴 中國招考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 [ 09-05]解讀高考改革10大焦點 福建將不早于2017年實施
- [ 09-04]李克強:以改革創新精神編制好“十三五”規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