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近年因貪腐落馬官員背后都有老板當錢袋子
2014-09-24 20:20:4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孫靖 |
分享到:
|
新華時評:官員須慎對“朋友圈” 24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受賄案。劉鐵男涉嫌受賄金額巨大,牽涉多家知名企業,官商勾連的腐敗路徑清晰呈現在公眾面前,這再次引發人們對官員“朋友圈”的思考。 不難發現,近年來因貪腐落馬的官員基本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背后都有企業老板當“錢袋子”。每個官員落馬,往往牽扯出一串熱衷行賄的“商人朋友”。這些老板攀附官員,樂意送錢送物,究其原因,往往不是看中官員這個人,而是盯緊了官員手中的權力。正如一位腐敗落馬官員在懺悔錄中感慨:古人結交在意氣,今人結交在勢利。 這種“勢利交情”造成的嚴重后果顯而易見,不少企業老板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往往會不擇手段向實權官員行賄示好。如果官員防腐意志不強,心生貪念,必然會為了眼前利益,為老板們“走捷徑”“推速度”提供方便。這種借道“朋友圈”的“勢利交情”,看似朋友交情,實則權錢交換,必然超出正常工作關系觸動法紀的“高壓線”。 官員“朋友圈”異化為利益圈,是官場內的人身依附關系和官場外的權錢利益關系的生動寫照。在一些地方,對一把手缺乏有效監督,“財務一支筆,大權一把抓,用人一言堂”的現狀仍然存在,這是老板們爭相與位高權重的官員搞好“朋友關系”的重要原因。對此,必須建好制度的籠子,讓官員手中的權力不敢出籠、不能出籠。 官員“朋友圈”異化為利益圈體現了畸形的官場文化。長期以來,吃吃喝喝、禮尚往來成為官商之間聯絡感情的潛規則。干部在與“朋友圈”里的老板稱兄道弟、把酒言歡的時候,容易吃些不干不凈的飯,花些不明不白的錢,做些不清不白的決定,黨性和法紀也會忘得一干二凈。對此,“八項規定”無疑是非常有針對性的一劑良藥,需要常抓不懈。 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員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圈”,是觀察官員品質德行的重要窗口。官員一旦誤入勢利的“朋友圈”,則往往會陷入貪腐泥潭,斷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不說,更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到時高墻之內,哪里還有“朋友”眾星捧月,悔之亦晚矣。正所謂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記者楊玉華、閆祥嶺) |
相關閱讀:
- [ 09-24]三明:寧化縣老干局原局長邱緒峰貪腐案剖析
- [ 09-17]一封匿名舉報信牽出國企貪腐窩案 涉案5人非法侵吞522萬多元
- [ 09-10]盤點7年75名落馬高官:26名獲刑者僅1人未涉貪腐
- [ 09-09]用市場化改革破除政警煤貪腐網
- [ 09-06]馬尾一國企貪腐窩案被查 5人非法侵吞500多萬
- [ 09-05]美國"大老虎" 共和黨明星貪腐罪成立 或判20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