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4日上午8時許,隨著遙遠的火星軌道傳來“曼加里安”號成功入軌的信號,印度輿論陷入歡樂與興奮之中。歷時300多天,穿越6.66億公里,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創造歷史。 新德里電視臺24日稱,重1350公斤的“曼加里安”號要通過復雜的動作減緩速度以進入火星軌道,稍微慢一點就可能墜毀在火星表面,稍快一點就可能錯過火星軌道而徹底迷失于外太空。如此復雜的任務成功幾率不到50%,即便是美國和俄羅斯,首次嘗試也都以失敗告終。對一個面臨巨大發展挑戰的國家來說,這顯然是太空探測歷程中一個無可爭議的閃亮時刻。半個世紀以來,印度太空計劃雖然取得不少成績,但這一次則是真正實現了星際探索的大跨越。印度“今日頭條”新聞頻道稱,這是印度與紅色星球的約會。ISRO表示,這是一個舉國驕傲的成就。 世界輿論也對印度報以熱烈掌聲。美聯社24日稱,印度首次星際飛行就取得成功,將自己“彈射進”深層太空探索的精英俱樂部。印度科學家將火星軌道飛行器最后階段的表現描述為“完美無瑕”。該成就是一座里程碑,表明印度能夠開展復雜的太空使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推特祝賀印度來到火星。英國廣播公司說,盡管起步較晚,但印度在抵達“紅色星球”方面已領先于其亞洲競爭對手。2011年,中國通過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遭遇失敗。1998年,日本的火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失蹤。ISRO將該項目稱作“技術演示器”,向世界表明印度已不再是“耍蛇者”的國度,而是一個高科技中心。在隨后為期半年的壽命中,“曼加里安”號將一直環繞火星軌道飛行,研究火星大氣,并在尋找甲烷的過程中,詢問那個困擾人類的永恒問題:“我們在宇宙中孤獨嗎?” 低成本是印度引以為豪一大“賣點”。法新社稱,這次成功被莫迪譽為印度國產低成本太空技術的展示。他24日在電視講話中說:“我之前也曾說過,我們的科學家在這次任務中的花費甚至低于好萊塢電影的投資。”“曼加里安”號耗資7400萬美元,低于美國科幻大片《地心引力》1億美元的預算。路透社24日稱,“曼加里安”將與上周日進入火星軌道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做伴。MAVEN的預算是6.7億美元,幾乎是印度成本的10倍。(駐印度、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鄒松 丁雨晴 青木 記者 杜天琦 高穎 甄翔) |
相關閱讀:
- [ 09-25]印度歡呼加入火星俱樂部 媒體興奮“這次戰勝中國”
- [ 09-25]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的前景和后勁
- [ 09-24]中方:祝賀印度火星探測器成功入軌
- [ 09-19]印火星探測或成亞洲第一 探測器24日將抵達火星
- [ 09-18]美國火星探測器歷經10個月跋涉終將抵火星
- [ 09-17]印度火星探測器將抵火星軌道 造價僅相當波音客機
- [ 09-11]中國2016年發射天宮二號 2022年或建成空間站
- [ 09-05]學生團隊角逐歐洲火星車挑戰賽 創意影響未來設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