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曲折 讓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絕非易事。全世界嘗試過的火星計劃已有41次,其中23次失敗了,失敗率過半。 NASA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1顆探測器,其中15顆幾乎取得了完全的或超出計劃的成功,成功率高達70%。首次成功是在1964年,“水手4號”(Mariner 4)航天器飛越火星,傳回了21張模糊的火星表面圖。1971年,美國“水手9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此外,還有“海盜1號”,“火星探路者”號釋放的第一輛火星車“索杰納”,壽命已超過13年的“火星奧德賽”飛船等等。 蘇聯到其1990年解體為止,一共向火星發射了17個探測器,但這些探測器幾乎全部失敗了,只有3個取得了成功或部分成功,而這3個目前已不再工作。1996年俄羅斯宣布實施該國獨立之后的首次火星探測計劃“火星96”,但在發射時便發生爆炸而失敗;然后是日本在1998年發射該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Nozomi),盡管發射成功,卻最終入軌失敗。 歐洲空間局(ESA)2003年發射了“火星快車”(Mars Express)軌道器,并搭載了英國研制的著陸器“獵兔犬2號”(Beagle-2)。雖然“火星快車”成功進入了軌道,并從2003年一直工作至今,“獵兔犬”在降落火星之后便失蹤了。 其他國家最新的一次嘗試發生在2011年。經過多次協商和計劃推遲,中國決定將本國研制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將要發射的“福布斯-土壤號”探測器上,由俄羅斯發射,共同飛往火星實施探測。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俄羅斯方面火箭故障,探測器聯合體未能進入預定軌道,項目最終失敗。 去年11月18日,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成功發射,今年9月21日(美國東部時間)成功入軌;“曼加里安”號是去年11月5日發射,今年9月24日成功入軌。 |
相關閱讀:
- [ 09-19]印火星探測或成亞洲第一 探測器24日將抵達火星
- [ 06-25]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曝光 將探討移民建棲息地可能性
- [ 05-21]3志愿者“月宮”閉關105天出艙 肉食品為黃粉蟲
- [ 03-01]全國政協委員:我國已具備開展火星探測的條件
- [ 12-02]“玉兔”登月最難點:如何“不摔跤”
- [ 12-02]“玉兔”將回傳國旗登月照 帶月壤2020年以前實現
- [ 12-01]2000年 發表中國航天史上第一份政府白皮書
- [ 12-01]“嫦娥”再飛天 需闖“七道坎”(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