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5日電 印度“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于24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完成這一壯舉,印度方面僅花費了45億盧比(約合7400萬美元),印度總理莫迪甚至曾表示,印度的“現實版”火星探險的花費甚至比拍攝美國好萊塢大片《地心引力》花銷還要低。印度的火星計劃為什么這么“便宜”?英國媒體刊登的文章日前對其中緣由進行了分析。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登署名喬納森·亞摩斯(Jonathan Amos)的文章稱,印度之所以能“花小錢辦大事”,除了因為該國人力成本低以及使用較為便宜的本土技術和本國制造的組件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印度一直“認真的把事情做簡單”。 即將擔任歐洲2018年火星探測車項目主要研究者的英國科研人員安德魯·科茨(Andrew Coates)稱,印度將火星探測器制作的小巧。他稱,“曼加里安”號的載荷重量僅有約15公斤,遠遠輕于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Maven)的載荷重量,這意味著“曼加里安”號的成本更低。Maven探測器于21日進入火星軌道,這項美國火星項目的耗資幾乎是“曼加里安”號的10倍。 科茨指出,印度方面減小了 “曼加里安”號的載荷復雜程度,這意味著 “曼加里安”號科學功能將弱于美國火星探測器,但印度人的聰明之處在于,他們將目光集中在了真正重要的領域,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夠補足其他國家的研究。 文章稱,目前,有關火星大氣中甲烷的研究是火星研究中的熱點之一,而“曼加里安”號上恰恰就搭載了能夠測量火星大氣中甲烷的設備。因此,盡管“曼加里安”號的載荷重量小,它還是能夠解決部分有關火星的“大問題”。 此外,“曼加里安”號對火星大氣其他組成成分的探測結果將和美國Maven火星探測器以及歐洲“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探測衛星的觀察數據互補。“這意味著我們將從三個點得到測量數據,意義重大,” 科茨說。 文章指出,上述研究將幫助科研人員更好的了解火星大氣的演變過程,并探知火星氣候曾經的面貌,以及火星過去是否適于生命生存。 |
相關閱讀:
- [ 09-25]印度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火星照片(圖)
- [ 09-25]美印火星探測器相繼入軌 盤點多國火星探測之路
- [ 09-25]分析: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的前景和后勁
- [ 09-25]印度歡呼加入火星俱樂部 媒體興奮“這次戰勝中國”
- [ 09-24]中方:祝賀印度火星探測器成功入軌
- [ 09-19]印火星探測或成亞洲第一 探測器24日將抵達火星
- [ 09-18]美國火星探測器歷經10個月跋涉終將抵火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