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黨政機關辦公樓登記為商用地,違規從銀行抵押融資;橋梁未拆除,直接蓋土種黃豆“假整改”;將旅游用地改變高爾夫球場和房地產項目……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簽發第9號《國家土地督察公告》26日公布,堪稱當前地方政府主導土地違法“樣式大全”。 土地違法花樣百出,主要針對農村集體土地?!暗胤秸鲗У牡缆?、開發園區、新城區等建設項目違法占用大量耕地?!惫嬷赋觥P吓_市、宿遷市、濟寧市、四平市2013年違法用地都在萬畝以上,違法占用耕地面積分別為2.26萬畝、1.58萬畝、2.07萬畝和0.97萬畝。 其中就有轟動一時的案例,即宿遷市泗洪縣在道路違法用地拆除整改中,水穩層、橋梁未拆除,直接蓋土種黃豆,涉及4條道路、面積670.80畝(其中耕地576.60畝)。 據悉,國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局長劉天增公開約談宿遷市市長王天琦,對宿遷市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嚴肅批評,要求遏制違法違規問題多發、高發態勢,建議江蘇省人民政府高度關注違法違規批地、土地違規抵押融資、違規返還土地出讓金等全省普遍性問題,由點及面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清查整改。 違法侵占農村土地,直接侵害農民土地權益,形式包括違法征地、征地補償安置落實不到位、社會保障制度和費用未落實等。例如,濟寧市2013年上報134個城鎮批次用地,涉及征收土地2.99萬畝,需繳納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4.09億元,未落實到農民個人。 目前,涉及土地問題的上訪,已占中國全部信訪的絕大部分比重。清遠市2014年信訪舉報反映侵犯被征地農民權益問題總數達36件,在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國家土地督察廣州局局長束偉星約談清遠市市長江凌,要求正視違法用地反彈趨勢,采取有力措施整改,并更加注重維護群眾土地權益,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最近十多年,中國政府每年都針對高爾夫球場下發或重申禁令。國家土地督察公告顯示,地方政府并未收斂。 例如,湖州市德清中大莫干山生態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2009年8月起將省政府批準的旅游用地擅自改變用途,開發建設高爾夫球場和房地產項目,涉及土地2049.34畝,基本建成18洞高爾夫球場、18棟獨棟別墅和53棟聯排別墅。陜西省有色金屬集團2011年起改變商洛市柞水縣原規劃為“盤龍植物苑”項目土地用途,違規建設“秦嶺一號”高爾夫球場,涉及土地1050畝(耕地32.2畝),其中違法占用林地890畝,未給予農民補償。 涉及地方債務風險的土地抵押融資,成為地方政府違法違規“重災區”。7月底以來,國家土地督察9個地方局對9市進行警示約談。邢臺市、湖州市、宿遷市、衡陽市、內江市及所轄縣區政府以會議紀要、政府抄告單等形式,違規向銀行抵押融資貸款涉及465宗,面積3.07萬畝,抵押融資552.22億元。這里面的主要模式,包括違規將集體農用地,公園、綠地、廣場、市政道路、黨政機關辦公樓等國家明令禁止抵押的土地劃轉給多家國有公司,違規變更登記為商住用地。 根據中國國土資源公報,至2013年底,全國84個重點城市抵押狀態土地面積40.39萬公頃,抵押貸款總額7.76萬億元,全年土地抵押面積和抵押貸款分別凈增5.33萬公頃和1.77萬億元。2012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至2012年底,84個重點城市抵押狀態土地面積為34.87萬公頃,抵押貸款總額5.9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7%和23.2%。 國家土地督察機構有關負責人說,此次公告揭示出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存在的方方面面問題,包括耕地保護、土地征收、土地出讓、土地抵押融資管理、土地執法等。拖欠被征地農民社保費用等,長久下來將影響農民的長遠生計,被征地農民的社保問題也是當前整個社保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違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助長了土地粗放利用,制約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特別是地方政府利用融資平臺公司違規抵押,用于發行公司企業債券等,也是當前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反映出金融監管工作的薄弱環節?!?記者 王立彬) |
相關閱讀:
- [ 08-23]奧巴馬因打高爾夫不合時宜遭猛批 白宮堅稱打球有益
- [ 08-21]中高協副主席:中國高爾夫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
- [ 07-21]墜機和巴以局勢如火如荼 奧巴馬仍打高爾夫遭批
- [ 07-09]中糧公款打高爾夫暴露國企治理黑洞
- [ 07-04]學校沙坑鋪草坪被指供老師練高爾夫 官方為抑沙塵
- [ 06-07]英兩歲高爾夫神童 高超球技獲贊
- [ 06-06]英國兩歲神童酷愛高爾夫 高超球技獲贊(圖)
- [ 02-18]奧巴馬一年內兩度造訪加州陽光莊園 再打高爾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