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官兵最擔心不良作風反彈 改作風不怕陣痛
2014-09-28 08:48:30??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始終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抓作風,貴在有恒;好風氣,重在鞏固。正因為如此,習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強調,“要堅持不懈開展作風教育,始終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加強作風建設無盡期。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作風建設扎實推進、成效顯著,取得了重要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得到遏制,貫徹群眾路線、改進黨的作風長效機制和剛性約束初步形成,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但是,比之作風建設的理想狀態,還有一定差距;比之官兵期盼的作風生態,還有較遠的路要走。 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當下,少數人作風上的“不敢”,是重拳出擊、鐵腕治理、禁令嚴管、法治重典下的結果。要想抓出作風建設的理想狀態,打造人人滿意的從政環境,“不敢”僅僅是個開始,還有“不能”“不想”兩項更為艱巨且復雜的工作。而“不能”和“不想”,需要鐵規鐵紀的保證、信仰信念的支撐、黨性心性的升華。 現在官兵最擔心的是不良作風反彈,最期盼的是把改進作風的好態勢堅持下去。實際生活中,仍然存在作風問題“反復發作”的隱患苗頭。譬如,有人為不良作風穿上“隱身衣”,有人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諸如此類的現象告訴我們,抓作風如逆水行舟,停一棹則退千尋。越是這個時候,越要防止松勁松懈,越要警惕“四風”回潮,越要打贏攻堅戰持久戰反沖擊戰。 作風改到深處見思想、見信念、見習慣。對黨員干部來說,克服“四風”這一頑疾和陋習,形成弘揚優良作風的思想自覺、文化自覺、行為自覺,絕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前緊后松不行,時緊時松也不行,必須一以貫之、一鼓作氣、一抓到底。做得好的,要不驕不躁,繼續做下去。做得不到位的,要不怕陣痛,痛改前非,而且不要再復發。對那些心存僥幸、企望一陣風的,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讓他們丟掉幻想、自覺回頭。 毛澤東同志說過:“一件事不做則已,做則必做到底,做到最后勝利。”始終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就是要積極總結運用教育實踐活動的新鮮經驗,建立健全常態化長效化的制度機制,切實做到抓常、抓細、抓長,認真做好正本清源、發揚傳統的工作,推動黨員干部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改作風,推動作風建設新的實踐,最終達到作風建設的理想狀態。(本報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09-22]軍報評高校領導坐“閱兵車”檢閱軍訓:極不嚴肅
- [ 09-02]軍報:全軍官兵堅決擁護改革 大力推進軍事創新
- [ 07-28]軍報再談甲午戰爭教訓:居安應思危 無備必有患
- [ 07-27]軍報:敵對勢力打心眼不希望社會主義中國強大
- [ 07-27]軍報再談甲午戰爭教訓:居安應思危 無備必有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