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趙穎 應妮)記者今日獲悉,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中國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首航近一個月來,已在遼寧省丹東港海域續發現了一些重要線索,至于所謂何物,仍在緊張有序的調查之中。 “中國考古01號”于9月4日在青島中苑碼頭首航,首航任務是赴遼寧省丹東港海域開展水下沉船遺址重點調查工作。據了解,按照文物保護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對相關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通過物理探測手段和潛水調查作業,初步確定為一條沉船,約1600噸位。除此之外,還發現了木板、鐵板、煤塊等零星遺物。一些鐵板邊沿均帶有鉚釘孔,金相分析為炒鋼鍛打。由于覆蓋3米以上的淤泥,需通過進一步工作確定沉船的性質。 事實上,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柴曉明曾透露,已發現沉船的海域與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的發生地重合,但至于沉船是否屬于甲午海戰沉船,需要等待科考過程才能判斷。 他表示,“中國考古01號”的誕生,實現了幾代水下考古人的夢想。這次的重要任務就是對丹東海域的沉船進行重點考古調查,包括船的性質、保存現狀等,并提出保護方案。 “中國考古01號”設計排水量為930噸,全長56米,型寬10.8米,型深4.8米,吃水2.6米。采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不僅填補了中國的一項空白,也讓水下整體技術裝備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該船以我國沿海與西沙海域為主要工作海域,船上配有考古儀器設備間、出水文物保護實驗室、潛水工作室、減壓艙等設備,可承擔水下文化遺存的調查發掘、出水文物現場保護及小型的展覽宣傳等工作。(完) |
相關閱讀:
- [ 09-05]中國第一艘水下考古船首航 全長57.91米(圖)
- [ 01-03]南海水下考古“海上絲路”的前世今生
- [ 12-29]專家:中國南海尚存千艘古沉船 水下考古困難重重
- [ 12-20]泉州水下考古陸地調查發現5處沉船疑點
- [ 04-17]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在重慶開建 預計年底可下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