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0月1日電(記者潘曄)“1元玩景區”“一塊去旅游”“0元玩全國”……國慶黃金周期間,同城網、攜程網、途牛網、驢媽媽、去哪兒等旅游電商推出低至“1元”,甚至“0”傭金的在線旅游產品引發業內外關注。一直高高在上的景區門票,為何能降到“沒底線”?業內人士說,其實“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來買單”。 “1元門票”跑馬圈地“價格戰”正酣 相較于目前國內5A級景區“108元”的平均票價,旅游電商推出的“1元門票”吸引了大量“黃金周”有意出行的游客。以途牛網的“門票1元秒殺”為例,記者查看時已經有50多萬人次報名搶購。同程網“1元景點不限量”的頁面上顯示,同程旅游已在120個城市600多個1元景點,為600多萬游客節省了5億元。 此外,攜程網、藝龍網、驢媽媽、去哪兒網等旅游電商也不輸陣,“1元搶景點”“最強震撼價1元”“下雨貼十元”……各種有關“1元”、零利潤的旅游產品在手機APP(客戶端),甚至在電視、地鐵、電梯中隨處可見。 一時間,各大在線旅游商圍繞“黃金周”旅游激戰正酣,而“戰爭”的風暴中心都瞄準了最直觀、最吸引“眼球”的利器——價格。 “準確地說,‘價格戰’從去年底開始初露端倪?!比A泰證券旅游產業分析師薛蓓蓓說,旅游電商們以門票流量為入口,瘋搶市場份額。 分擔支出 四方共贏 “‘價格戰’表面上看,電商們是在燒錢搶市場,更深的用意是對用戶消費習慣的培養?!毖磔碚f,正如之前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之間的“價格戰”,一段時間補貼燒錢結束后,越來越多的人也愿意嘗試這種新型的打車方式,并成了一種習慣。 業內專家表示,“1元門票”順應了消費者對“低價門票”的心理需求。 “1元玩景點,不是一個企業的燒錢行為,而是嘗試用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解決一個社會問題?!蓖叹WCEO吳志祥說,“羊毛不一定出在羊身上”,利用互聯網思維,可以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來買單”,也就是通過分擔支出的方式達到“電商、景點運營方、游客和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四方共贏。截至今年9月,同程網簽約門票景區數達到8000家,不但景區收入沒有減少,銀行多了許多新開卡用戶,游客也實惠了一把。 驢媽媽旅游網的CEO王小松說,與在線旅游產品類別中的機票、酒店和旅游線路等產品相比,門票業務客單價低,但門票作為“引流工具”,可以帶動整個網站的其他產品。以門票為核心的自助游和平臺代售業務將是電商的未來發力點。 門票在線化大幕拉開 記者了解到,國外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自然景區因公共資源屬性,由政府進行非盈利性的維護和管理,因此較少出現上市公司,而國內由于稅收、經濟條件等原因,景區多為企業(管委會旗下的景區公司)運營,這也造就了A股非常特殊的景區板塊。 今年國慶前夕,中國山水旅游第一股張家界與攜程網正式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O2O(線上線下融合)。張家界曾自主推出過一款名為‘自由旅神’的手機APP,但最終因為使用率太低而宣告失敗。 招商證券分析師曾光說,目前,我國門票在線化率還很低,約為2%左右。但景區門票市場空間巨大,2013年國內景區門票銷售收入達1300億元以上。這樣的反差拉開了門票在線化的序幕,也推動了在線門票的高速增長。有數據顯示,攜程今年以來幾個節假日的門票預訂增速高達600%至900%。 一邊是線下企業忙“觸電”、一邊是線上企業“跑馬圈地”,空間與滲透率的雙輪驅動,倒逼著景區轉型,也催促著旅游產業變革。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2011年至2013年間,在線旅游市場發生的投融資交易分別為16筆、22筆和39筆,而今年僅前8個月就已經高達45筆,行業整合正在不斷加速。華泰證券根據“十二五”規劃預測顯示,到2015年在線市場的滲透率將提升至10.5%,進入爆發式增長區間。 |
相關閱讀:
- [ 10-02]長假首日多地景區游客爆棚 門票價格再成熱議焦點
- [ 09-30]沈陽故宮國慶當天門票半價 乾隆寶刀首次在沈展示
- [ 09-30]媒體稱部分景點逢節必漲 依賴“門票經濟”怪圈
- [ 09-28]“十一”長假各地景區門票或漲或免“兩極分化”
- [ 09-28]多景區門票十一漲價 學者呼吁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 [ 09-25]三峽大壩景點門票新規:中國人免票 外國人收費
- [ 09-25]多地表態國慶景區門票不漲價 部分執行旺季價格
- [ 09-24]少林寺僧人嵩山拉橫幅維權 起訴管委會拖欠門票分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