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求系列評論之三 2014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慶65周年招待會上指出,要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中國精神孕育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這片土壤里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今天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就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詮釋。經典的詩詞歌賦,優美的古琴今韻,高雅的書法繪畫……文化經典的種子處處可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貧濟困”……傳統美德的道理無處不在。從“曾子殺豬教子”到“孟信不賣病牛”“一諾千金”……無數平凡而生動的小故事成為我們孩提時代銘記的道德要求,長大后遵守的社會規范。 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是正能量的豐富源泉,能夠在迷茫時,為我們指引方向;能夠在無措時,為我們提供方法;能夠在無助時,為我們尋找希望。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特殊意義和獨特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的傳承中無處不在,潤物無聲,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人生指南和行為規范。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言必信,行必果”“言行相顧,慎終猶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核心價值觀,除了要學習,更要踐行。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見微、見實、見行。可以說,躬身踐行,化于無形,利在社會,功在千秋。 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少年兒童,通過一根網線就能與世界相連。知識的傳播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圖片,音頻、視頻、動漫等多媒體形式的信息載體成為更受歡迎的形式。互聯網時代,讓孩子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式和載體都發生了變化,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帶來了新的挑戰。 原標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重在踐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求系列評論之三我們必須熟悉當代青少年的特點,離他們生活近些、再近些,用他們的語言和形式,循序漸進,教化于無形。必須警惕把道德教育的目標設定過高、離生活太遠,必須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定要打好人性與道德底線教育的基礎,比如《論語》中“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精神;入孝出弟,謹信泛愛的倫理道德;以及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境界追求。與此同時,讓理論結合實踐,把學習化為行動。 為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全國少工委號召各級少先隊組織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結合多種形式的少先隊實踐活動,積極動員中小學生在學習經典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和團隊分享活動。9月下旬,未來網《中國少年國學院》正式上線,全國最大的未成年人專屬網站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借助新媒體渠道,讓傳統文化閃亮登場,頗具新意的線下活動吸引了大量師生家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在祖國迎來65歲華誕之際,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平臺,在追逐夢想的旅程中,凝結各界的教育智慧,在傳承歷史的時代使命前,熔鑄孩子們的精神品格,與民族同奮進,與世界共輝煌。(未來網劉君 趙瑩) 原標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重在踐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求系列評論之三 |
相關閱讀:
- [ 10-01]加拿大聯邦參議員在國會山莊會見中國僧侶
- [ 09-29]任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基層教育做起
- [ 09-29]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代代相傳
- [ 09-28]陳赟:儒家“修身”功能有助優秀傳統文化回歸
- [ 09-28]貴陽舉行開筆禮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