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小伙 中國江蘇網10月11日訊 (通訊員 楊芳 何生廷 記者 程遠) “學渣”與“學霸”之間可以自由轉化嗎?答案是肯定的。在南京工業大學,就有這樣一名男生用他自己的“傳奇”故事,成功上演了逆襲。他就是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1級的金涵遜。他一年連續發表7篇學術論文的“耀眼”成績,令同學們驚嘆不已。近日,他還以高票通過評審獲得該校2014年國家獎學金8000元。 小傳單改變生活軌跡“學渣”逆襲變“學霸” “每個學渣的心中都藏著一個學霸的種子,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去耕耘,讓其生根發芽。”金涵遜告訴記者,“學渣”逆襲成“學霸”表面光鮮,大家卻并不知道這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 “我最懷念的時光,正是深夜在厚學樓奮斗的青春。每天晚上在自習到12點,再翻墻從厚學樓旁邊的小門出去。”金涵遜說,背著厚重的復習資料,獨自走在安靜的校道上,那時候雖然很辛苦,但卻最難忘。 在大一時,金涵遜為了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參加了包括精英創業協會、愛心公益動物保護協會等各種社團來鍛煉自己。“很感謝大一時充實的社團經歷,通過辦講座、拉贊助等活動,鍛煉了我處理事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他笑著說,這些在后來的科研上都起到很大的幫助。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卻受到很大影響,年級排名遠在半數同學之后。 一張小小的傳單卻偶然的改變了金涵遜的生活軌跡。“在大一暑假時,我看到新東方的英語學習傳單,上面GRE宣傳讓我很感興趣,有了出國的想法。”他告訴記者,為了能彌補大一時落下的課程,每晚上完課后,都要自學到12點。“雖然整個過程很辛苦,高強度的復習,曾讓我有消極的想法。”他說,自己的堅持與努力挺過了最難熬的時光。據記者了解,在大二時金涵遜躍居專業第二名并獲得校綜合一等獎、特等獎獎學金;大三時全年級第一,并且高分通過GRE、托福和上海中級口譯,還獲得2014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 一年發表7篇論文深度研究起重機再制造 金涵遜對機械方面有著濃厚的興趣,由于學習能力強,并愿意積極參與科研,在大二上學期他被選入了學院菁英班。“我們班上每位同學都配上了最好的導師,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金涵遜告訴記者,自己的導師是學院副院長殷晨波教授,經常帶上課題小組參與課題研究。 “我申報的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被推選為省級重點計劃,并且獲得了省政府的資助。”金涵遜告訴記者,通過對資料研究、文獻檢索,及在昆山三一重工的實地調查,決定對起重機再制造領域進行研究。 2013年10月金涵遜在南工大本科生論壇上獲得了三等獎,期間撰寫的一篇英文論文被EI檢索。EI是全球范圍內的一個數據庫,類似中國的知網。被錄入的文章都代表著權威與高質量。一般用作碩士畢業、博士畢業、評副教授、評正教授使用。作者在國際會議或者國際雜志上發表論文被EI收錄后,國內一些權威機構可以出具EI收錄證書給作者。大三一學年期間,他通過不斷地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陸續發表了7篇不同方向的論文。《The Research of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pplied to Lifting Machinery》發表在EI檢索期刊《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塔式起重機安全評估技術研究及軟件開發》發表在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建筑機械化》2014年8月刊。此后,《基于威布爾分布的起重機械可靠性壽命分析》、《起重機械液壓回轉制動能量回收系統設計》、《再制造技術在起重機械應用探究》等文章先后發表在機械儀表類核心期刊《起重運輸機械》;隨后,《起重機械發展趨勢--再制造技術探究》再度刊發。 鐘情綠色低碳項目未來想出國攻讀深造 “金涵遜踏實肯干富有團隊協作精神,還獨具綠色低碳節能的情結。”機械學院學生辦公室主任付昌義告訴記者,他被同學邀請參與由法政學院學生組建的“城市綠色出行與大學生實踐創新——以南京市公共自行車為例”項目中敏銳捕捉到“碳交易”這個新生的經濟模式。他撰寫并刊發了《城市公共自行車發展對碳交易市場影響探究》一文,還就“公共自行車鎖車柱”申請了國家外觀專利一項。 “金涵遜學習能力強,對科研有濃厚興趣,并懂得在科研中學習獲得科研的素質與能力,具有鉆研和思索精神。”作為該項目的指導老師,法律與行政學院溫晉鋒教授稱贊有加。文中,金涵遜經過實地調查、文件檢索發現“碳交易”的引入。如何堅持低碳環保,讓我國的碳排放總量降低?金涵遜有陷入了思考。 “起重機的再制造可以節能40%,節約成本60%,所以我們首先要決定是否需要再制造,是否能夠再制造?”金涵遜告訴記者,自己的6篇論文就是圍繞這個議題進行探討。 “我GRE 324分,托福100多分,已具備了申請常青藤名校的資格。”金涵遜自信的說,未來的規劃就是想去國外攻讀納米工程方向的學位。 |
相關閱讀:
- [ 10-11]大四學生半年發表五篇論文 三家公司拋出橄欖枝
- [ 09-25]習主席談古說今論文化
- [ 09-25]習主席談古說今論文化:國雖大 好戰必亡 研討會講話
- [ 09-25]習主席談古說今論文化
- [ 09-17]日論文造假女科學家或下水 AV界千萬邀其拍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