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農業部就宣傳“非轉基因”食品廣告表態稱,轉基因與非轉基因食品具有同等安全性,相關廣告違反廣告法規。 針對有的企業利用部分消費者對轉基因技術的認知欠缺和焦慮心理,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顧市場規則,把“非轉基因”作為賣點加以炒作的行為,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認為,這種做法違背了廣告法等相關法規,其結果不僅導致行業競爭的無序,更加劇公眾對于轉基因技術的恐慌情緒。 為廓清市場迷霧,規范市場環境,最近,工商部門加強了對非轉基因廣告的監督管理,中央電視臺率先發布《關于“非轉基因產品”廣告的審查要求通知》,禁止在廣告中宣稱非轉基因產品更健康、更安全。畢美家說,此舉對于規范市場行為,正確引導消費,塑造公平競爭環境都將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一段時間以來,媒體上一些農產品的廣告稱自己的產品為非轉基因產品,其所宣稱的非轉基因效應缺乏實驗數據和科學論證支撐,實質上是一種商業包裝。更有甚者,一些國內并無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的作物加工產品(例如花生油)打上非轉基因標識,在誤導消費者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惡性競爭。 畢美家認為,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商戰的背后,是企業的利益之爭,與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并無本質關聯。目前在世界科學界沒有研究表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事實上,在我國,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是有定論的。今年6月,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編印了《理性看待轉基因》科普讀本,讀本中指出“國際組織、發達國家和我國開展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均認為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同樣安全。”也就是說,凡是通過轉基因安全評價,獲得安全證書,進入市場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
相關閱讀:
- [ 10-13]農業部談非轉基因廣告:屬商業包裝 與食品安全無關聯
- [ 10-10]央視:水稻花生等廣告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
- [ 09-20]多名律師起訴轉基因食用油標識不清 已有9件立案
- [ 09-19]多名律師抱團維權 劍指轉基因食用油標識不清問題
- [ 07-04]權威機構認定:紐崔萊蛋白粉非轉基因產品
- [ 04-29]麥當勞承認轉基因飼料喂肉雞 稱不會影響食物質量
- [ 04-24]花生油打非轉基因銷售 專家:宣傳噱頭違反消法
- [ 04-21]花生油標“非轉基因”被指涉嫌不正當競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