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10月19日電(記者劉永華、王德思)成都軍區聯勤部川藏兵站部副部長王玉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名在川藏兵站部服役36年的老兵,有幸見證了進藏運輸發生的四個可喜變化: 一是路況越來越好。王玉慶1978年6月第一次跑川藏線時,只有瀘定到康定53公里柏油路,其他都是黃沙路、碎石路,道路情況十分復雜。以二郎山為例,當時汽車兵流傳著一句順口溜:車過二郎山,如過鬼門關;萬幸不翻車,也要凍三天。川藏兵站部許多官兵都長眠于此。1999年二郎山隧道打通后,就基本沒出過事故。隨著日后高爾寺山、剪子彎山隧道等陸續開通,川藏線基本實現了隧道穿山,90%以上是柏油路面。 二是裝備越來越好。運輸部隊最早使用的是蘇聯的嘎斯卡車,后來又先后換裝為國產的解放卡車、東風汽車、康明斯運輸車,現在使用的是斯太爾運輸車。噸位從最初的2噸增加到4噸,再到現在的10噸,運輸量成倍增加。過去車隊上線后經常通信不暢,現在每臺車輛都配備了衛星定位系統、車載電臺等裝備,通過“川藏公路運輸指揮自動化系統”可實現對單兵單車的直接指揮。 三是食宿越來越好。官兵過去在高原上常年食用的是干菜、凍肉和罐頭“老三樣”,住的是石頭房、土坯房?,F在,全部基層兵站都建起了溫室大棚和保溫禽圈,高原部隊肉菜自給率平均達到70%,早飯有4個開胃菜和各種主食,午晚餐按照“4葷3素1湯加餐后水果”的標準供應。官兵現在到站后住上了舒適的保溫房,提供24小時熱水,娛樂室、健身房和高原氧吧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四是安全形勢越來越好。川藏線以險著稱,沿途有雪崩、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的路段100多處。2002年以前,進藏運輸年年有亡人,每次執行任務都是一次生離死別。近年來,川藏兵站部以對官兵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始終把“保安全”作為工作重點,結合川藏線運輸規律,探索出一套“以安全制度保障、以安全訓練支撐、以安全教育強化、以安全文化熏陶”的工作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川藏兵站部每年有數千臺軍車執行進藏運輸任務,每年累計行駛1200萬公里,已經連續10年安全圓滿完成任務。 |
相關閱讀:
- [ 10-18]“雪域高原第一人才搖籃”:川藏線讓學校受益頗多
- [ 09-28]川藏青藏公路60年:“天路”筑忠魂
- [ 08-25]華僑大學5名大學生踩滑輪成功挑戰川藏線
- [ 08-14]莆田小伙騎行川藏 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
- [ 06-07]唐山一志愿者單騎川藏為失明老護士圓夢(圖)
- [ 05-25]騎行川藏會變丑?福州網友曬朋友帥照引圍觀
- [ 04-14]華僑大學4學生將挑戰川藏線 去年踩輪滑走青藏線
- [ 09-11]10名大學生勇闖川藏線 27天騎行2000多公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