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 經濟厚禮來襲
2014-10-21 07:14:26?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央廣網財經北京10月20日消息(記者陳蕾)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十八屆四中全會今天就要召開了,“依法治國”成為今年議題,這在黨的中央全會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一次的“依法治國”主題,與以往會有什么不同?來自多方的評論發出相同的聲音:依法治國將進入升級版,中國經濟將迎來新紅利。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 就在上個月底的上海自貿區一周年總結會上,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談及經濟建設成果,最先說的不是經濟,而是法治。中國第一張針對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就來自于上海自貿區。在負面清單內,標準化審批,減少自由裁量,以陽光的“辦事環境”來杜絕灰色的“抽屜協議”。依靠嚴格的法治,一年內,上海自貿區新設企業數量超過1萬兩千家,是過去20年的注冊總和,朱民說,企業積極性來自于法治規范的改革紅利。 如果說以往我們也提“依法治國”,那么,如今的“依法治國”標準有了更嚴格的意義,它將不僅僅是單純的依法治國,而是與經濟新常態、社會新轉型結合在一起的“依法治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首先建立法制國家,法制政府,法制社會,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來實現依法治國的目標”。 做好“裁判員”,不當“運動員” 從字面來看,依法治國似乎與經濟沒有關系,但是,實際上,這次之所以要把“依法治國”作為會議主題,目的就是為中國經濟轉型掃清障礙。汪玉凱預計,這次會議上,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和微觀企業發展,來談及法治建設將是最重要的議題。 汪玉凱:一個企業有了安全的市場法治,企業自主權能落實,大刀闊斧簡政放權,就是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改變政府對經濟市場的過多干預。不僅僅關注政治行政,而是關系好多經濟層面的改革,使得運行更順暢,最大限度通過立法消除政府對市場社會的干預,釋放市場社會活力。不僅僅是依法治國,還會對經濟形勢討論,會和法制建設聯系在一起。 那么,依法治國的升級版將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說,最簡單來說,建立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增強經濟活力。 鄭新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通過法治規范市場競爭秩序能夠使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競爭,可以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依法治國對于規范經濟秩序、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
相關閱讀:
- [ 10-21]國際社會矚目四中全會:中國將開啟依法治國新時代
- [ 10-20]清華學者談四中全會:“依法治國”主題令人期待
- [ 10-20]中央黨校教授:四中全會后依法治國會有新面貌
- [ 10-20]外媒怎么看四中全會?
- [ 10-20]依法治國將出頂層設計 四中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