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 經濟厚禮來襲
2014-10-21 07:14:26?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資本市場,本質應該是依法治市 其實,就在7月份依法治國的會議主題確立以后,圍繞法治和經濟的討論一直都是熱點。人們紛紛猜測,哪些領域會成為依法治國升級版詳細路線圖的先手棋。 A股市場有“政策市”一說,也自然成為人們議論最多的領域。資本市場缺乏法治一直被認為是不成熟不理性的根本原因,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就退市這一點來說,退市條件、賠償責任卻一直沒有明確。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說,A股不健康、投資者不滿的最大原因,就是沒有依法治市。比如審批很嚴,但是,嚴進卻可以講人情,一旦入市,管理上又很寬松,彈性特別大。公司出了問題,一說情就了事,這根本不是法治。依法治市就是把現在的“嚴進、寬管、不出”變為“寬進、嚴管、必出。” 劉紀鵬:我國資本市場法制不夠健全,另一方面,也沒有嚴格執法,首先表現是上市環節,市場監管,退市環節。長期是嚴進、寬管、不出,拉關系、有人情。名義是核準,但是實際上比審批制還差;上市環節也有微詞;在管理方面,很少見到上市高管嚴格處罰的;退市方面,很多差的企業搖身一變,烏雞變鳳凰。因此,必須要依法治市,就是寬進、嚴管、必出,入口上通過注冊制讓投資者判斷孰好孰壞;上市之后,監管要剛性,不能政策界限不清,人情關難過。退市方面,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把績差股,把達到退市條件的企業退出去,要用縝密的政策法規來銜接,如果政策界限不清,甚至解釋權制定法律的部門和執法部門是一撥人,那么,矛盾和人情關集中到他們身上,還是做不到依法治市。 食品安全完善立法輻射國內消費市場 說到經濟轉型,都說要通過擴大內需來刺激消費,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商品的質量如何保證,今年的國慶節,海外血拼再創新高。簡單來說,食品安全問題,法律規定內容交叉,多頭管理,三個和尚沒水吃,三聚氰胺對國內奶粉市場的打擊至今存在。鄭新立長期研究消費問題,他說,食品安全法是否規范,輻射的是企業的優勝劣汰和國內的巨大消費能力: 食品安全領域如果有食品安全法,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示制度,如果建立起來并且形成一個法律,都按照這個執行,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是利好。對生產者來說平等競爭,好的企業充分發展,落后企業自動淘汰;消費者可以放心的選擇自己購買的產品,比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放心食品保證居民安全,也能刺激國內的消費。如果國內食品建立信譽,消費能力也能投放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拉動國內食品工業的發展。 知識產權為企業創新保駕護航 說到企業的競爭力,創新是強心劑,但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遠遠跟不上市場的發展。文化產業主要就是靠創意,但是,復制很容易,保護很脆弱,導致創新動力很弱。長期關注知識產權保護的律師趙占領有話說: 趙占領:網絡文學做的最好的是盛大,即便是積累了大量的版權資源,還是虧損,盜版的泛濫導致的,盜版對這些企業來說,正常的商業是受到影響的。如果不保護,研發后低成本沒有成本獲得,創新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風險,達不到預期目標,創新能力會受到傷害。 另外,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預測,四中全會之后,房產稅、預算法、消費稅法、勞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都有望得到修訂和完善。 新聞鏈接:十八屆四中全會還有哪些看點? 一是中央層面的人士布局,二是中央委員會的人士遞補。這次全會將審議中紀委對落馬中央委員及落馬中央候補委員的審查報告。一般來說,中央委員會的名額有限而且固定,如果中央委員的名額出現空缺,排在前幾位的中央候補委員,一般都將在全會中獲得遞補機會。已經確定的是:蔣潔敏、李東生、李春城、王永春、萬慶良已經被開除黨籍,陳川平、潘逸陽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這7個人不能參加這次全會。 另外,黨內可能推動紀檢體制改革,持續高壓反腐基本讓官員“不敢腐”,如何通過制度建設讓他們“不能腐”。專家認為四中全會后將有安排,反腐可能迎來從治標到治本的新起點。當官員不能腐,當官員不爭利,當跑部前進被杜絕,市場更透明,企業成本自然也會降低,這也是經濟紅利。 |
相關閱讀:
- [ 10-21]國際社會矚目四中全會:中國將開啟依法治國新時代
- [ 10-20]清華學者談四中全會:“依法治國”主題令人期待
- [ 10-20]中央黨校教授:四中全會后依法治國會有新面貌
- [ 10-20]外媒怎么看四中全會?
- [ 10-20]依法治國將出頂層設計 四中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