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藝工作座談會會場,周小平更“火“了,卻也引“火”上身。網(wǎng)上雖然挺他的人很多,但是攻擊他的人也不少呢。 如果我補充周小平的一個經(jīng)歷,不少人會對他更親近了,而有些人可能感到“喜獲”又一個圍毆他的理由。當年,一個17歲的瘦弱青年從四川自貢,應征入伍,到西藏軍區(qū)某旅當了幾年兵。軍旅生涯不長,當年也沒有太多激情燃燒,“雄起”的事跡也不多,在距離“西藏江南”林芝不遠的營區(qū),他更多沉淀的記憶是高原軍人的艱苦與堅守。 但是若干年后,這段沉淀的記憶在周小平的愛國情懷里,越來越成為一抹亮色。 獻身國防,保家衛(wèi)國,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熱情青年的崇高選擇? 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誠哉斯言! 這個時代,我們不需要愛國了嗎? 六七十年前,我們成為亡國奴的痛感,仍然很痛很痛! “七七事變”后不久,《大公報》記者士焯在見聞中寫道:“他們(日本鬼子)向長辛店地方索要少女一百名,經(jīng)當局請求后,他們反說‘亡國的人民,還顧什么廉恥!’三家店一老婦,年已屆六十,被敵軍輪奸而死。此種行為,實非人類所有。五六歲的小孩在街中心疾走,被敵人以槍射殺……” 數(shù)以萬計“慰安婦”所遭受的身心屈辱; 嬰兒被鬼子挑在刺刀尖上那撕心裂肺的哭喊; 731部隊那令人發(fā)指的細菌“活體試驗”; 那一座座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 今天,我們更有理由自信地愛國了!除非,你否認一個基本判斷:我們現(xiàn)在比任何時期都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國家是什么?是空氣。置身其中,不覺得珍貴,但是須臾不能離開。 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局部也有污染,甚至霧霾來襲。貪污腐敗、食品安全、環(huán)境污染、司法不公,以及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房價等諸般問題,影響了“空氣”質(zhì)量,但是這并非“空氣”的全部。 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西方發(fā)達國家歷時兩三百年在解決的問題,而我們需要在這30多年時間里解決!肉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都是難啃的骨頭。今天,如果你吃肉少了一點就罵娘,不講究!如果大塊吃肉后放下筷子就罵娘,更不地道! 莎士比亞所說,如果你愛你的母親,在你吮吸乳汁的時候是不用恭維她的。 恩情應記在心里!但是我想說,如果你在吮吸乳汁時還罵娘,就不可理喻了。 對咱們國家,對咱們一些黨政部門,對咱們軍隊,你可以說其不足,多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但是完全不應該跟著不懷好意者肆意抹黑、詆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看到中國的和平崛起,有的國家氣得直哼哼,挖空心思唱衰中國,鉗制中國發(fā)展,希望中國亂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咱給被別人當槍使,不可悲嗎? 更讓有我們驚詫的是,在我們身邊竟然有人可以罵自己的娘,卻不可以罵美國。 這折射了一個深層次問題:缺少文化自信。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韓流來襲,咱就重感冒。還有一些人喜歡中外對比:這事情如果在美國…… 我們的不足,我們的問題,當然應該直面。但是我們要警惕一些別有用心者唱衰中國、抹黑中國。“你(美國)說中國在長安城樓掛主席像,就是搞個人崇拜。那你怎么不說說華盛頓高達幾十米的個人紀念碑?怎么不反思一下華盛頓這個城市名字的由來?怎么不吐槽一下美國國會山上雕刻著的那幾顆肥碩的腦袋巨像?那四個總統(tǒng)人頭雕像,光嘴巴就厚達6米,足可以塞進去一只樂山大佛的腳。”周小平言對美國說這幾話,引人深思、讓人驚醒! 愛國,為什么不能理直氣壯地說出來? 愛國,為什么不能打動人心地說出來? 今天,我們說愛國,可以說得更多,可以說得更自信,可以說得更動聽! 在此背景下,一個看似瘦弱的年輕人走進我們的視野,從《不要辜負我們的時代》開始,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思考自己、時代和中國的命運。正如有人所點贊的那樣,他表現(xiàn)出很堅強的意志力和在復雜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表達自己的能力……他對中國的認同,這也是引起諸多年輕人共鳴的最關鍵方面。” 在中國轉型期,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周小平的意義正在于此。 周小平和其他點贊中國的年輕人,之所以能成為網(wǎng)絡名人,也是因為波動了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心底的愛國主義情懷。 請不要辜負周小平們! 珍視他們的擔當,傳遞他們的熱量,呵護他們的成長,也要寬容他們行文中的一些瑕疵。 善意指出這些瑕疵,無疑有助于周小平們更好成長成才。但是,如果掄起大砍刀一通猛砍,就令人警惕了。難道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借著給周小平們糾錯之機,難道要把愛國主義的大旗也砍倒? 倒洗腳水時,把孩子也倒出去了?可能有個別心懷異志者故意為之。但是,相信你不是故意的! |
相關閱讀:
- [ 10-23]周小平惹著誰了
- [ 10-23]為周小平辯護
- [ 10-23]張頤武:周小平的意義
- [ 10-23]正能量就是最大的“底氣”
- [ 10-23]周小平為什么會火
- [ 10-22]天祥宋瑞:我的朋友周小平
- [ 10-22]論“周小平思維范式”價值所在
- [ 10-22]輿論稱周小平引發(fā)共鳴有原因 吁對年輕人多包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