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國際法治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國作出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抉擇。這條道路是謀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按照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妥善處理與各國的利益關系,這條路就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罔顧規則、以鄰為壑的做法注定行不通、走不遠,永遠不會出現在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路標上。中國越是發展,就越需要同各國緊密合作,也越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隨著中國不斷發展與壯大,將為維護和建設國際法治作出更大貢獻,與各國共同努力推動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二戰結束以來,國際法治在曲折反復中推進,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聯合國憲章》為國際法真正普遍適用于世界各國、建設國際法治奠定了堅實基礎。各領域國際合作蓬勃發展,國際規則日臻完備,約束力不斷增強。從外層空間到大洋底土,從南極科考到北極合作,從氣候變化到環境保護,國際規則幾乎無所不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放眼當今世界,按國際法辦事是普遍共識,違反國際法不得人心。 同時,推進國際法治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形形色色的“新干涉主義”直接挑戰尊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等國際法基本原則。有的國家對國際法持合之則用、不合則棄的實用主義或雙重標準。國際規則制定和運用中的南北失衡問題依然突出。網絡安全、恐怖主義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的規則仍有待完善。國際法治之路任重道遠。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重要部署,向世界發出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明確信號。外交是內政的延伸,一個堅定致力于對內推進法治的中國,同時也必然是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和積極建設者。我們主張,推進國際法治要牢牢把握幾個大方向: 一、要堅定維護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強國際法治之基?!堵摵蠂鴳椪隆反_立的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不干涉內政等重要原則,是現代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基石,是建設國際法治必須堅持的核心要素。國際關系經歷的風風雨雨已經反復證明,堅持和弘揚這些原則是人類之福,偏離和否定這些原則會貽害無窮。 |
相關閱讀:
- [ 10-24]"法治"出現50余次透露了哪些信號?--四中全會公報解讀
- [ 10-24]四中全會繪制“法治中國”路線圖 四大亮點護航改革
- [ 10-24]趙正群:提出法治的"引領作用"具有重要理論創新意義
- [ 10-24]國平:四中全會諸多“第一次”標定法治中國新方位
- [ 10-24]四中全會首提建設“法治體系”
- [ 10-24]新中國法治進程盤點:依法治國滲入治國肌理
- [ 10-24]公報內容細化具操作性 建法治國家有具體實踐渠道
- [ 10-24]中國強化司法體制改革 承諾更好的進行法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