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歐亞行:觀察總理外交的典型樣本
2014-11-02 19:31:59??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這當然是一種大格局,仿佛登頂泰山,一覽眾山小,因而有了新的貫通之道。發改委一位官員循此路徑,深入解析:過去,我們總說產能過剩,好像這些產能很糟糕。但你認真分析,這些產能都是我們外向型經濟的組成部分,目前全球經濟遭受到一些困難,我們面臨壓力,這是事實,但同時,這個時候,你得更有創造性地去消化這些產能,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中國經濟的轉型。比如我們在改革開放前期,也是接受日本、韓國等國轉移出來的產能,現在我們也到了這個時候,在轉移產能過程中完成轉型并提升國家能力。這個過程,不惟產能“走出去”,它伴隨著的是裝備、技術、管理與標準的輸出,而裝備的輸出,比如我們正在大力推的高鐵,又跟投資緊密相聯,人民幣也因此勢必“走出去”。人民幣成為全球性貨幣,這是重大契機,它將在根本上改變中國經濟格局。顯然,一系列變化已經開始。 “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說過剩產能,而會肯定它是優質產能了吧!”發改委這位官員由此而深入解釋,“從經貿的角度,過去我們理解中外關系,多為貿易關系,賣多少件襯衣才買回一架飛機,甚至我們的服務貿易出口都很有限,但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裝備、技術、管理、標準以及金融,它是組合式的,中國在全方位地與世界各國深度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經濟一方面是順利轉型,而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完成升級?!笨偫硗饨焕锏慕涃Q議題,在全球籌措資源的理念之下,有了全新的內容。這個時刻,傳統貿易模式難以承載,必然創新合作方式。 外交皆為內政之延伸??偫淼摹皟日保涃Q自是核心議題。以籌措全球資源的方式來重新定位并解決中國經濟問題,這是李克強總理的創造,也是我們觀察總理外交最需建立的方法論。但李克強一年之內二訪德國,則可窺見另種經貿問題之解決途徑。去年5月,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出訪,德國就在行程之內,那個時刻是歐盟對中國光伏“雙反”(反壟斷、反補貼)最為關鍵時刻,解決重大的國際經貿糾紛,這同樣是總理外交里的基礎議題。今年,中國光伏產品變為中國無線通訊設備,成為中國與歐盟經貿摩擦的焦點,解決它當然也需要創新性的思路。歐洲經濟龍頭德國是關鍵之選,它成為李克強唯一兩次出訪的國家,并非偶然。我們在離開意大利米蘭回國的那天,陪同李克強總理訪歐的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并未隨總理的專機回國,而是直接緊急趕赴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通訊設備與歐盟的貿易摩擦,在此地完成最后的解決,這是此次總理出訪最快捷的收獲。 現實的貿易糾紛的解決以及拓展中國經貿發展路徑,這是容易被觀察與記錄的,但總理外交那些“例行公事”——其實被大大低估了它的價值。 簡單而言,以全球視野來觀察并將中國經濟轉型納入其范圍之內,是一種大戰略與大思路;但同時,全球經濟運行自有規則,并且美國在主導TT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議)與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的制定——新規則正在建設之中。是否開放并融入全球經濟,于中國,不再成為問題;而如何融入?尤其在規則正在調整與改變之際。在這個背景下,再來理解羅馬的中歐論壇,米蘭的亞歐峰會李克強總理的參與,所謂“例行公事”,其價值,正是參與形成地區或全球規則過程中的一部分努力。 總理外交里的經貿議題,它是由事件爭端貿易糾紛的解決、經貿交往與融合、參與并制定地區或全球規則一系列內容構成,任何片面之觀,皆難得要領。 同樣,觀察總理外交,如果我們只執經貿一端,仍是褊狹。 |
相關閱讀:
- [ 11-01]李克強與阿富汗總統加尼共同出席阿富汗問題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開幕式
- [ 10-31]李克強:攜手促進阿富汗及地區的安全與繁榮
- [ 10-31]李克強就解決阿富汗問題提出五點主張
- [ 10-31]李克強向首屆“世界城市日”致賀信
- [ 10-31]李克強:貧困或難短時消除 創造公平刻不容緩
- [ 10-30]李克強從“人”入手培育消費升級持久動力
- [ 10-27]李克強會見捷克總統澤曼
- [ 10-27]李克強:政府一切權力來自人民、源自法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