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詞揭示官場“灰色文化”:一些干部跑官要官
2014-11-07 06:47:57??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山頭主義”“能人腐敗”“靠山吃山”“一家兩制”……剛剛公布的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反饋情況中,對一些腐敗問題的新提法引起廣泛關注。 有專家稱,這些接地氣的反腐新詞,揭示了當下官場多種追逐權力與利益的“灰色文化”,不失為下一步深化反腐,以及加強干部管理的著力點。 “圈子文化” “山頭主義”、架“天線”、搞“勾兌”扭曲公職人員關系 “山頭主義”“小圈子”、架“天線”、搞“勾兌”……在剛剛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反饋情況中,這些詞匯出現在巡視組對廣西、河北、四川等地的巡視反饋中,形象勾勒出一些地方官場的“灰色文化”。 中央第六巡視組組長王正福在向河北省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該省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不嚴格,個別領導干部搞團團伙伙。無獨有偶,中央第一巡視組組長項宗西在反饋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巡視結果時也提到,一些領導干部任人唯親、搞“小圈子”。第九巡視組組長杜德印向四川省反饋巡視情況時也提出,一些干部通過“打干親”、“打禮”等方式拉關系、熱衷拉關系、架“天線”、搞“勾兌”,跑官要官。 安徽省社科聯副主席范恒森認為,公職人員淪為領導干部的“家臣”固然與一些領導干部搞“家天下”有關,但也暴露了一些黨員干部信念不堅定,信奉“大樹底下好乘涼”,甘心情愿被領導驅使。長此以往會滋生“任人唯親”“任人唯利”的腐敗溫床,甚至導致買官賣官、帶病提拔。 對此,王正福提出建議,要嚴格黨內生活,堅決抵制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山頭主義,有針對性地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大力整治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著力解決干部選拔任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嚴格按規矩選人用人。 “面子文化” “能人腐敗”折射“一俊遮蔽百丑”唯GDP政績觀 “能人腐敗”是此次中央巡視反饋中引人注目的一個新詞。中央第十二巡視組組長徐光春在對江蘇省的巡視反饋中指出,該省基層權力尋租機會較多、空間較大,“能人腐敗”問題突出。 事實上,能人腐敗絕不是江蘇省的個例,綜觀十八大以來的落馬官員,不少政績顯赫、被稱為“官場能人”,如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主政一方時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被稱其為“難得的干才”;海南儋州原市委常委、秘書長權曉輝在任時因“精明能干”“長袖善舞”,成為當地人眼中的“能人”。然而這些能人正是利用了光鮮的政績作幌子和掩護,大肆貪腐頻頻得手。 “只要經濟搞上去,就一俊遮蔽百丑。”一位基層干部表示,當前干部選拔和考核過于重視結果導向和政績導向,唯GDP至上、重顯績輕實干的問題突出,缺乏對干部的過程跟蹤評價,是導致“能人腐敗”的重要原因。 徐光春指出,要深刻總結“能人腐敗”的教訓,在選人用人上擺正“德”與“能”的關系,堅持把“德”放在首位,做到再能干的人“德”不行堅決不用。 |
相關閱讀:
- [ 11-06]新華視點:反腐新詞揭示出多少種官場"灰色文化"?
- [ 11-06]新華時評:莫讓反腐熱詞成為“老相識”
- [ 11-06]中央批準成立新反貪總局為強力反腐加油
- [ 11-06]反腐能不能寄希望于“車震門”?
- [ 11-06]中央巡視組密集開出“問題清單” 反腐利劍高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