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詞揭示官場“灰色文化”:一些干部跑官要官
2014-11-07 06:47:57??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票子文化” “一家兩制”“靠山吃山”給腐敗“穿馬甲” 利用公權力搞利益輸送和腐敗是很多落馬官員的共同特點。在中央持續(xù)反腐的高壓之下,明目張膽腐敗日益沒有藏身之地,但給腐敗穿上馬甲大搞腐敗隱身術仍大有人在。“封閉式權錢交易”、“一家兩制”、“靠山吃山”就是此輪巡視發(fā)現(xiàn)的腐敗新特點。 中央第五巡視組組長吉林在向浙江反饋的巡視情況中指出,領導干部“一家兩制”、利益輸送出現(xiàn)新的表現(xiàn)形式,手段隱蔽。 暗腐敗不僅是更加隱蔽的權錢交易和利益輸送,“靠山吃山”的權力資源化更為普遍。巡視組對四川省的反饋指出,在一段時間內(nèi),一些領導干部插手國有企業(yè)轉(zhuǎn)制、礦產(chǎn)水電土地資源出讓、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教育、衛(wèi)生、政法、交通、國土資源等部門腐敗案件高發(fā)頻發(fā),“靠山吃山”現(xiàn)象突出。巡視組對上海的巡視反饋也提到,少數(shù)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轄范圍內(nèi)經(jīng)商辦企業(yè),群眾對個別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倚仗其權力謀取巨額利益反映強烈。 與明腐敗不同,暗腐敗往往利用的是權力的“暗門”,鉆的是法律制度的漏洞。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認為,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的不正當行使,缺乏有效監(jiān)督制約。因此,加強對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是反腐敗的重點,建立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權力清單制度,亮出權力家底和邊界,扎牢制度的籠子才是從源頭防腐的重要措施。 對此,多地巡視意見指出,要深刻總結腐敗案件發(fā)生的教訓,健全制度,不斷消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對仍然我行我素、不收斂不收手的,從嚴從重懲處,強化“不敢腐”的濃厚氛圍。同時,要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加快形成“不能腐”的長效機制。 |
相關閱讀:
- [ 11-06]新華視點:反腐新詞揭示出多少種官場"灰色文化"?
- [ 11-06]新華時評:莫讓反腐熱詞成為“老相識”
- [ 11-06]中央批準成立新反貪總局為強力反腐加油
- [ 11-06]反腐能不能寄希望于“車震門”?
- [ 11-06]中央巡視組密集開出“問題清單” 反腐利劍高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