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設計師:從醞釀到成衣改十幾遍
2014-11-14 06:48:39?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中式服裝要與當下環境相契合,才能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楚艷生于古城西安,年近不惑的她開始意識到這座文化古都給自己的浸染——從小,碑林、青龍寺就是她的游樂園,十二三歲的年紀,沒事兒就背個畫板,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里描摹唐代仕女圖、宋代陶俑。 說起偷著把奶奶壓箱底的布料偷出來,剪剪縫縫,奶奶發現后心疼得要打人,楚艷笑聲爽朗,仿佛回到了小時候。說起讀《紅樓夢》時,最愛研究林妹妹穿的羅裙、寶哥哥披的褂子,這個不愛逛街、偏愛啃書的時尚達人陷入了沉思,好像一不留神又“混”入《紅樓夢》的各色人物間,從中找尋新的設計靈感。 1993年,楚艷考入北京服裝學院,在身邊人看來,這仿佛是“天注定”的。 “在20世紀中葉以前,中式服裝是傳承有序的,近幾十年,西方服飾覆蓋了幾乎所有中國人,我們的服飾傳統中斷了。”楚艷介紹,甚至她上大學時,課堂上所講的都是西方的服裝設計理念。 直到讀研究生時,跟隨著名設計師李克瑜,中式服裝的元素、理念才開始重新進入楚艷的視野。“李克瑜老師經常耳提面命,一定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也要創新中式服裝的設計。”畢業時,楚艷提交了《東方風格服飾設計再創造》的碩士論文,這也成了如今她主推新中式服裝的源頭。 “近些年,新中式服裝漸有流行趨勢。”楚艷覺得自己趕上了好時候,隨著中國經濟領跑世界,中國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連帶著,中式服裝也越穿越有面兒。“以前,大多是明星、藝術家穿中式服裝,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人也裝扮起來了。” 如何讓中式服裝能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在楚艷看來,這就是新中式服裝新的地方。比如,在日常裝設計中,可以保留長袍或深衣領口、門襟的傳統設計,但把及地長度縮短,更方便現代人行動。而原本手工織造的宋錦,現在采用電腦提花技術,可以降低成本,滿足更多消費人群。 在北京服裝學院院長劉元風看來,“服裝是精神的表達,中國古代的經典服裝無不表達了古人對宇宙、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傳承中式服裝,也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如今,楚艷是劉元風的博士生,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服飾的傳承、搶救與創新”,她希望,有一天人們穿著中式服裝上街,路人不再覺得特別,而成為一種新常態。記者鞏育華 王錦濤 |
相關閱讀:
- [ 11-13]揭秘APEC藍“成分” 數據告訴你限行、停產作用多大
- [ 11-13]“APEC藍”為中國治理大氣污染帶來啟示
- [ 11-13]外交部長王毅:北京APEC會議取得了八大成果
- [ 11-13]海內外各界積極評價APEC北京會議
- [ 11-13]珍貴雪山礦泉水受政要贊譽 昆侖山見證APEC巔峰時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