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長江中撈出大個兒中華鱘 專家稱野生的可能性較大 已送至長江水產研究所養護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 揭明玥 通訊員 王東升)昨日上午,新洲區雙柳街一漁民在長江打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700斤重的中華鱘。因其身體有多處傷痕,已被送至長江水產研究所治療。 34歲的漁民張錦說,昨日上午9時許,他在長江新洲牧鵝洲附近張網捕魚時,突然發現在離岸400米處的漁網中有很大動靜。他趕緊過去查看,發現網中有一條罕見的大魚。大魚長約3.3米,重約700斤,體型修長,魚頭很尖,頭頂骨片裸露,看起來很像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張錦驚詫不已,趕緊向新洲區漁政管理站報告此事,該站負責人到現場核實后,又當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省、市漁政管理部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相關專家聞訊后紛紛趕至現場。經檢查,該條中華鱘在漁網中掙扎時,鼻子受了輕傷,且尾部有舊患,它身上有多處黑色斑點,應患有內傷。專家遂決定將其送往位于荊州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治療。 新洲區漁政管理站站長曾吉清介紹,這是近20年來該區長江水域發現的最大一條中華鱘,暫時還無法完全確認該條中華鱘是野生的還是人工養殖的,但從其尺寸和重量看,野生中華鱘的可能性較大。 |
相關閱讀:
- [ 11-16]漁民誤捕巨型中華鱘 為近20年在長江發現最大個體
- [ 10-25]2014年中華鱘子二代全人工繁殖獲成功
- [ 09-25]中華鱘在葛洲壩建成32年后由1萬余尾銳減至57尾
- [ 09-25]中華鱘停止自然產卵 水體污染成最大威脅
- [ 09-25]中華鱘停止自然產卵 水體污染成最大威脅
- [ 09-22]野生中華鱘未監測到自然繁殖活動 或面臨滅絕
- [ 09-14]中華鱘首次未發生自然繁殖 野生種群存滅絕風險
- [ 05-21]浙江捕獲1.8米長特大中華鱘 恢復健康后再放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