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刊文解讀“回馬槍”:打破巡視慣例
2014-11-19 22:01: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中新網11月19日電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今日發(fā)布署名文章《回馬槍:專項巡視的一種形式》。文章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用不到兩年時間,完成了對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全覆蓋”。昨天,在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王岐山同志強調,“監(jiān)督不是一陣子,要針對已巡視過的地方或部門殺個回馬槍,強化震懾、不敢、知止的氛圍”。“回馬槍”這一“反腐熱詞”此番再度“出場”,引發(fā)輿論和社會廣泛關注。 據載,“回馬槍”原指古代用長槍作戰(zhàn)時的一種槍法,意為趁敵不備反戈一擊。今年7月16日,王岐山同志在2014年中央第二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強調,“哪里問題集中就巡視哪里,誰問題突出就巡視誰,巡視過后再殺個回馬槍,給黨員干部以警示,發(fā)揮更大威懾力”。就這樣,“回馬槍”成了備受關注的反腐“新概念”,被廣泛理解為巡視過后突然調頭“回擊”,嚴防腐敗問題或不良作風反彈回潮。 這個詞通俗易懂、言近意遠,彰顯了中央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在微博微信上,網友紛紛力挺“點贊”。“多殺幾個‘回馬槍’”,成了深得人心的網絡“金句”。有人評述稱,這個熱詞每一次的“出場”和“受捧”,都是黨和人民群眾就“零容忍”懲治腐敗所進行的一次心有靈犀的“對話”。還有人分析,正因為它真切道出了我們全社會早已形成的關于正風反腐不留余地的“共同心聲”,這個詞才會迅速“叫響”、廣泛“傳開”、持續(xù)“發(fā)熱”。 “回馬槍”釋放出來的信號,不僅包括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更意味著其力度持續(xù)增強、節(jié)奏不斷加快、打法更加靈活。中央紀委副書記張軍近日就表示,“今后大多數巡視任務將通過專項巡視方式來進行”。張軍還透露,專項巡視分為多種方式:一是“點穴式”,二是巡查式,三是回訪式。所謂“回訪式”,就是對已巡視過的單位,事先不確定,殺個“回馬槍”,檢查整改成效,發(fā)現新的問題。換言之,隨著“普遍開展專項巡視成為巡視工作的新常態(tài)”,“回馬槍”的意涵也變得愈發(fā)具體明確——它其實是專項巡視的一種形式,是這一“新型有力武器”的“殺手锏”之一。 在談及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時,張軍透露,今年第三輪巡視將全部進行專項巡視,主要從中央國家機關、中管事業(yè)單位和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中選擇巡視對象;同時還將擇機從巡視過的省區(qū)市中選擇回訪對象。顯然,一旦殺出“回馬槍”,中央巡視組將打破慣例,不再“按部就班”,而是以問題為導向,動用“特遣奇兵”,機動靈活、直切要害。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央巡視工作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回馬槍”也將愈來愈“鋒利”、愈來愈有震懾力。(韓亞棟) |
相關閱讀:
- [ 11-16]中央巡視全覆蓋后迎來拐點 中紀委將殺“回馬槍”
- [ 11-14]中紀委:某地多名組織部長賣官鬻爵 涉案數千萬元
- [ 11-08]學者:中紀委四次全會傳遞將反腐進行到底強烈信號
- [ 11-07]中紀委網站刊文:巡視語言傳遞出對腐敗“零容忍”
- [ 11-07]復旦:媒體將校長卸任與中紀委巡視關聯不負責任
- [ 11-07]復旦回應校長卸任:年齡問題與中紀委巡視無關 與巡視組關聯是不負責任的
- [ 11-07]中紀委網站刊文:巡視語言傳遞出對腐敗“零容忍”
- [ 11-07]復旦回應原校長卸任 系年齡問題與中紀委巡視無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