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反腐為依法治國提供有力保證 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傳遞出堅決將依法依紀依規反腐進行到底、堅決將政治生態從嚴從緊的凈化和再造進行到底、堅決將“零容忍”立場的反腐進行到底的強烈信號 10月25日,吹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號角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閉幕僅1天,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在京召開。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全會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對紀檢監察系統落實全會精神進行部署,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堅強有力保證。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的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認為,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傳遞出三個“進行到底”的強烈信號:堅決將依法依紀依規反腐進行到底、堅決將政治生態從嚴從緊的凈化和再造進行到底、堅決將“零容忍”立場的反腐進行到底。 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然要求我們黨依法執政、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王岐山在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的諸多表態闡明了共產黨自身依規治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處于領導地位,依規治黨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說。 中央黨校教授林喆表示,現在重要的黨規黨紀已有不少,例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等,應以此來整頓黨內的紀律秩序,查處腐敗的情況。 過去曾有人認為有黨的紀檢監察機關存在,黨規黨紀會破壞法治。“我覺得不然。現在看來,‘依規治黨’恰恰是一個優勢——全世界沒有哪一個政黨有中國共產黨這樣完備的、有效的和規范的制度,還有黨內的執紀執法機制和專業機構。”高波說,“調整到位、運用得當,‘依法反腐’和‘依規治黨’可齊頭并進,成為中國反腐敗格局當中的雙核驅動引擎。” “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在多位專家看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不容置疑。 任建明認為,確實要對黨員和領導干部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否則黨的公信力就會下降。 高波說,法律是一個底線要求。對普通人來說,“法不禁止即自由”,但對黨員和領導干部而言則不然。“比如我不作為,法律上也沒規定上班不能偷懶。但在黨紀這一框架下,這是嚴格不允許的,甚至不作為就是腐敗。”他同時表示,雖然“黨紀嚴于國法”,但包括紀檢監察機關在內的執紀隊伍仍然要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動,以此“提高反腐敗的法治化水平”。 王岐山在講話中指出,確保到建黨100周年時,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圍繞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了明確的目標——黨規黨紀要體現黨的理想信念宗旨、組織保障、行為準則和紀律約束,著重規范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做到要義明確、簡明易懂、便于執行。 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制度的“籠子”編織得越來越牢固:在集中清理1978年以來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過程中,近四成被廢止或宣布失效;出臺《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等;《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等不少已有法規也正在修訂。 高波認為,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應該成為一個制度和法治的強黨。在這一過程中,特別是涉及到官德官風的小而微的制度還要進一步完善。“不要急于追求制度大而全,特別是不要打制度的‘白條’。成熟什么制度推什么制度。” 實現“德治”與“法治”的 結合統一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治國理政、管權治吏思想,有豐富的禮法相依、崇德重禮、正心修身的歷史智慧。”王岐山的一番解讀,讓很多不了解他為何在此次會議上強調“德”的人有所領悟。 高波說:“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構來講,中國共產黨實際繼承了歷史上中華民族治國理政的智慧和文化基因。這里邊有習近平總書記講過的‘禮法合治’的思想,只靠法治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要發揮思想道德防線‘不成文的制度’,這會與法治建設形成互補。” 高波還從另一個維度分析了王岐山講話的深意,“我們講先是‘不敢腐’、然后‘不能腐’、最后‘不想腐’。而‘不想腐’主要靠人的道德凈化和內在自律。” 在高波看來,通過價值觀的轉變和政治生態的再造,將形成“內擠外壓”,逐漸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形成一種道德自律,社會公德水準也會有所提高,這樣才有可能改變國人長期存在的道德滑坡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可以預期的必經過程。” 徒法不足以自行。11月3日,王岐山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治理國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規再健全、再完備,最終還是要靠人來執行。如果領導干部在德上出了問題,必然導致綱紀松弛、法令不行。” 任建明認為,在重視法治的同時,也要強調道德、價值和精神層面的事物,而且光靠宣傳和教育是不夠的,應該變成實際的制度。 高波也表示,雖然無論是從歷史傳承的角度,還是從當前和今后主攻方向的角度,“德法并治”都很有意義,但過去道德的概念、主張和訴求有些“形而上、高大上”,不接地氣、不好踐行、不成氣候。 “好在我們出臺相關制度后,作風建設有了新的變化——從小事抓起,最終讓看得見的作風標準成為官德和公德的可見標準。”高波舉例,出臺“八項規定”后,全社會都發起“光盤行動”。雖是一種公德,但也能和如今的反腐敗形成互動。 “法律是一個底線標準,而道德是一個更高標準。如果我們能在道德這方面做得更好的話,對于整個國家治理來說,成本會低得多。”任建明相信,如果全社會道德水準能逐步提升,官員屢屢觸及法律底線的情況必將減少。 “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 王岐山在講話中指出: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四風”病源還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防止反彈任務艱巨。黨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一旦出現反彈,后果不堪設想。 王岐山還指出,越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越需要保持政治定力。有定力就不是“一陣子”,也不能時緊時松,必須踏石留印,邁著不變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 “反腐敗之路是一條長期的、曲折的道路。對待這樣一項工作,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科學的要求和切實可行的舉措。”林喆說,“政治定力”講的是一種韌性。反腐敗斗爭就要有一種韌性,堅持到底,不可搖擺。 “這也反映出當前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不可能一蹴而就。王岐山同志提到,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干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面對這樣嚴峻復雜的形勢,必須保持政治定力,一步一個腳印持續反腐。”任建明說。 王岐山在此次會議上放出“狠話”: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為我們黨改進作風付出代價! “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有人還敢以身試法,還敢違背黨的紀律,還敢跑官賣官,還敢受賄行賄,那必須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林喆進一步解釋,“他們”可能是還未查出的貪腐分子,也可能是“想走捷徑”的劣質官員。但不管是誰,都不能再存在僥幸心理。 “比如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被立案調查前,還多次前往私人會所。”任建明說,作為一個市委書記,在不斷強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的情況下,不僅不起好的帶頭作用,還頂風作案,“那就要付出代價”。 高波分析,當前,一方面通過案件查辦和巡視,發現確實還是有人在高壓之下有僥幸心理,有人依舊不收手,特別是不收心。另一方面,很多人還存在幻想,認為反“四風”不太可能是常態,并沒有積極主動地切換到作風建設“新常態”上來。 高波認為,當前反腐敗的形勢特征決定了以下三點: 第一,如今正在進行“清淤”工作,必然要經歷陣痛的過程。因為爛泥塘如果不去深挖,表面上看不出很多問題,也不知道水有多深、泥有多厚。 第二,過去不是沒有制度,之所以效能不佳,主要是沒有真正地像現在這樣從嚴執紀和問責,存在一個失之于寬的問題。如今應做到“兩手抓兩手硬”:既要進一步加強黨規黨紀建設,又要用懲治高壓倒逼制度“落地”。 第三,現在正是“舊常態”向“新常態”轉換的過程中。在此期間,進行的是動態治理,就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不應懷疑治理本身,而是要堅決地將有效的改革理念、方法、政策、制度落到實處。 王岐山在講話中還提出“用鐵的紀律建設全黨信任、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在執紀執法的過程中,現在紀檢監察機關越來越制度化、規范化、效能化,能夠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反腐敗工作向深層次和深水區進發。”高波說。 任建明分析,必須要用鐵的紀律,加強內部監督,只有這樣,紀檢監察系統才能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使命,否則會徹底摧毀人們對于反腐敗的信心。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屈辰 |
相關閱讀:
- [ 11-07]2014年APEC最后一次高官會批準反腐等合作倡議
- [ 11-07]APEC成員同意共享反腐信息 “北京宣言”已提交
- [ 11-07]四中全會部署依法治國路線圖 依法反腐成最大亮點
- [ 11-07]反腐新詞揭示官場“灰色文化”:一些干部跑官要官
- [ 11-06]新華視點:反腐新詞揭示出多少種官場"灰色文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