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越位,包辦流轉,也不能缺位,放任不管。堅守政策底線,有序推進土地流轉,讓廣大農民真正受益,讓農民的權利得到真正保障 在東北產糧大縣走訪,一個個現代農業園區非常壯觀:上萬畝農田成方連片,灌渠聯網、道路成環。說起效益,當地領導興致勃勃:“大公司運作,規模化經營,1斤有機大米能賣到40元!”效益這么好,農民能掙多少?領導說,地流轉給公司,農民拿著地租,還能去園區上班,相當于掙了兩份錢。 問起村里的農民,他們卻不買賬。農民抱怨,一畝地就幾百元租金,公司賺再多,也跟農民沒關系。再說打工,現在種地都是機械化,上萬畝用不上20人,這么多人哪能都去呀?盡管不情愿,但當初縣里下了硬任務,村干部一家一戶做工作,才把地都流轉出去。 政府為何積極搞流轉?這位領導說,現代農業要規模化、產業化,要高起點、大投入,靠一家一戶干不了,不找大公司咋辦?有了政府推手,土地流轉整村推進,甚至不惜行政命令。于是政府有了政績,公司有了效益,而農民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數,建起了現代農業園區,也埋下了矛盾隱患。 這種現象并不鮮見,一些地方公司下鄉種地愈演愈烈。數據顯示,2012年流轉入企業的土地面積同比增長34%,2013年同比增長40%。而土地流轉糾紛也居高不下,僅去年全國就受理18.8萬件。 |
相關閱讀:
- [ 11-22]村里拒付土地流轉費 北京4名村民告贏村委會
- [ 11-21]官方出臺農村土地流轉意見 要求積極穩妥推進
- [ 11-20]國務院正式頒布農村土地流轉意見
- [ 08-15]地方為追求政績“明拉”農民進城 暗打土地主意
- [ 07-24]農村土地流轉是大勢所趨
- [ 07-03]媒體稱土地流轉規模日趨增大 耕地種糧比例每況愈下
- [ 06-29]人民日報:部分地方政府用行政命令搞土地流轉
- [ 06-11]農地流轉難背后農戶心態:存戀土情結 憂改變用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