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兵在清理車上的積雪。 資料圖片 川藏公路,通麥兵站旁,這里是十英雄紀念碑,一場紀念儀式正在舉行。成都軍區川藏兵站部某團某連上百名官兵,列成整齊的方隊,面對紀念碑和碑底的英雄雕塑,舉起右手,齊聲宣誓—— 山崩地裂無所懼,越是艱險越向前! 聲音震天,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和群山的懷抱中久久回蕩。1967年,成都軍區聯勤部川藏兵站部某汽車團副教導員李顯文等10名戰士,在西藏迫龍山地區與特大山崩搏斗中,不幸英勇獻身,后被中央軍委授予“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榮譽稱號。 今年是川藏公路建成60年。60年里,一代又一代高原汽車兵和高原兵站官兵,用實際行動叫響了這樣一個口號:艱難多嚇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這,就是他們的“三不倒”川藏線精神。 在新的時代里,這種精神又被賦予了怎樣的新內涵?跟隨川藏兵站部某汽車團“上線”,我們一路在追問。 來川藏線當兵,得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川藏線:“上線”首要是吃苦 “說到川藏線,人們會覺得風景很好,是世外桃源,可待久了,很惱火!”札木大站站長李江說道。“惱火”,四川話是“煩惱”的意思。 為啥“惱火”?因為川藏線苦!對于汽車團部隊來說,以前路況差,通訊難,飲食差,住宿條件差,遇到的艱難險阻數不勝數,現在各方面條件越來越好了,但行車過程中所遇到的意外狀況仍然防不勝防。而在川藏公路沿線分布著的20多個兵站,其中10多個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的甚至近4500米,地處高原,自然條件比較惡劣。 “上了川藏線,首先就是要有一種吃苦的精神。”竹卡兵站站長朱紅雷說。竹卡兵站,地處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如美鎮竹卡村,兵站四面環山,湍急的瀾滄江從大山間流過。在朱紅雷的記憶中,2003年以前這里還不通水電,一封信在路上要兩個月時間。 |
相關閱讀:
- [ 10-19]川藏線然烏溝損壞防雪走廊頂蓋破拆 搶通進展順利
- [ 10-18]“雪域高原第一人才搖籃”:川藏線讓學校受益頗多
- [ 08-25]華僑大學5名大學生踩滑輪成功挑戰川藏線
- [ 01-31]川藏線海拔最高道班的除夕夜:風雪處橘紅勝煙花
- [ 11-21]《運動人生》“少俠”騎行穿越川藏線
- [ 08-22]女大學生29天騎行2000余公里穿越川藏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