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割舍不斷的情義 算起來,高聚軍已經上了160多次川藏線了,這一次,是他最后一次上線。高聚軍,在川藏線上跑了近30年,現在是川藏兵站部某汽車團修理所所長,50歲的他今年6月份剛剛退休。“6月份就退休了,但覺得還沒干夠!對川藏線是舍不得,離不開。”高聚軍說。 川藏線上,有不少像高聚軍這樣的老兵。川藏兵站部副部長王玉慶,從1978年6月跑第一趟川藏線開始,至今已在這條線上待了30多年,2007年當上副部長后,仍然保持一年至少上一趟線。扎木大站醫療所所長崔淑華,入伍38年,在川藏兵站部干了25年,2002年40歲那年來到高原地區,后來就一直在這里。 王玉慶、高聚軍、崔淑華的子女也在川藏線上工作。當兵前,他們對父母有不少誤解,但當他們到了部隊后,對父母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崔淑華記得,前年過生日時,兒子買了一條羊毛圍巾送給她,這樣的事情在兒子去部隊之前從來沒有過。據了解,川藏線上共有100多對父子兵、母子兵,這些新一代“川藏線人”從小對川藏線有著深深的感情。 在三級軍士長李小剛、然烏兵站站長嚴清升等人的心中,跟戰友們一起“上線”、駐守兵站而結下的那份兄弟情讓人難忘。“傳承川藏線精神,還應傳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純潔的關系。”翟風竹認為。據介紹,每一趟汽車團進藏,都會有兵站部領導跟車指揮,要求每個團至少上4名常委,并且是走在梯隊最后。“官兵關系密切,共同對付困難,才能完成任務。”翟風竹說。 據統計,川藏兵站部每年每名領導至少有70天以上跑在線上,住進兵站。如今在川藏線上,部隊領導跟車上線已成為一大優良傳統。 在川藏線采訪的最后一天,我們來到了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祭奠為“兩路”筑路英勇獻身的烈士。 拉薩河畔,紀念碑高聳入云。無聲的靜穆中,仿佛聽到60年前茫茫高原回蕩的筑路大軍洪亮的號子,仿佛看到60年來在這條生命線上往返和堅守的一個個綠色身影。“金珠瑪米”,留下的何止是這樣一塊紀念碑?他們用長長的川藏線、青藏線,用寶貴的生命和對黨對人民的忠誠,在漢藏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恒的豐碑。 |
相關閱讀:
- [ 10-19]川藏線然烏溝損壞防雪走廊頂蓋破拆 搶通進展順利
- [ 10-18]“雪域高原第一人才搖籃”:川藏線讓學校受益頗多
- [ 08-25]華僑大學5名大學生踩滑輪成功挑戰川藏線
- [ 01-31]川藏線海拔最高道班的除夕夜:風雪處橘紅勝煙花
- [ 11-21]《運動人生》“少俠”騎行穿越川藏線
- [ 08-22]女大學生29天騎行2000余公里穿越川藏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