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離河北的景區再近,車沒開到河北,也很難在北京的公路上找到河北景區的指示牌。今后,游客有望告別這一“路障”。記者從昨日召開的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第三次工作會議上獲悉,明年京津冀三地將在交界處互相設置對方的景區交通標志牌。與此同時,三地將共同編制一張電子地圖、一本路書,舉辦京津冀旅游投融資對接會,聯合推出冬季旅游產品,京津冀旅游投訴處理協調機制和旅游執法合作機制也將啟動建立。在2015年下半年,北京到天津與河北的旅游直通車也將加開線路、增加班次。 景區指示牌不再“各顧各” 在昨日的會議上,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旅游部門一連討論了7項方案,涵蓋了設置旅游交通標志牌、共同開發旅游宣傳品、三地旅游投訴受理、旅游執法合作等多個與游客息息相關的內容。 “以往都是北京設置北京的景區指示牌,河北設置河北的景區指示牌,給游客帶來不便。如果不清楚周邊環境,往往多走幾公里就能到達的跨界景區就有可能錯過了。”市旅游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地在交界處互設指示牌后,游客駕車行駛在一地時,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上可以獲悉其他兩地距離自己較近的景區。 根據目前的方案,可以設置這類旅游交通標志牌的旅游企事業單位,首先應該是區域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景區,且全年開放時間達到200天以上、停車面積至少達到2000平方米。此外,考慮到游客駕車出行的方便,都距離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要公路在10公里以內,連接景區出入口的道路也必須是雙向兩車道以上、且全部硬化。“按照計劃,這些指示牌的設置時間大約在明年1月到11月。”這位負責人說。 一張圖看懂京津冀景區 眼前是路邊的指示牌,手中則是一張涵蓋京津冀三地景區的電子地圖。也是在明年,京津冀三地將聯合推出一張旅游電子地圖,共同編制一本旅游路書。 這一張可以看懂三地景區的電子地圖上,主要包括三地旅游景點、旅游度假酒店度假村、旅游咨詢站點、主要線路介紹、特色老字號和娛樂休閑點。據了解,這張電子地圖繪制完成后,游客通過電腦、手機均能看到和使用。 除此之外,一本集合了三地50條旅游線路的路書也將集結成冊,并按照不同主題進行分類。以目前初步的計劃來看,家庭親子游、周邊自駕游、海邊度假游、銀發老人游、溫泉滑雪游等多個內容均涵蓋在內。 “這本路書其實就是一本游客體驗式攻略。”市旅游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路書未來風格尤其要吸收當下旅游達人的感官體驗,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也將包含游客的評價。 旅游直通車加線加班次 來自市旅游委的數據顯示,本市旅游集散中心近兩年已經開通北京到天津市區、承德市區、張家口草原、秦皇島北戴河、保定白洋淀等地的旅游直通車10余條,開行班次2000多個。同時,這些旅游直通車線路,每年發送游客15萬人次。除此之外,北京也開通了到香河家具城、白溝小商品基地、辛集皮革城等多條購物旅游直通車,每年發送游客在10萬人次以上。 一方面旅游直通車受到游客歡迎,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旅游集散中心數量少、直通車班次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線路分布冷熱不均、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為了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三地將建立協作機制,擬定通用的服務規范和質量標準。同時,根據目前的方案,明年北京與石家莊旅游集散中心將分別培育10條成熟線路作為常態化旅游直通車,全年開行班次5000個以上;同時,天津、唐山、滄州三地旅游集散中心有望開通5條以上的省際線路,北京與石家莊也將分別增加5條新興的直通車線路。這意味著,明年市民可以乘坐更多班次的直通車,到京津冀區域內更多景區游玩。 相關新聞 昨日,在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第三次會議上,市旅游委與張家口市政府簽署了《北京——張家口奧運旅游協同發展對接備忘錄》,兩地將共同編制京張冬奧旅游行動計劃。從今年冬季開始,北京旅游線路中將加入崇禮滑雪、蔚縣過年等元素。 對接備忘錄顯示,北京與張家口將在規劃、宣傳、設施、市場和培訓5個方面實現對接。其中,北京將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媒體和地鐵、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宣傳張家口旅游,北京市民也將享受張家口市民優惠待遇,兩地將共同推出奧運旅游一卡通。 此外,張家口將與北京市旅游委培訓中心合作,以崇禮和市區為重點,針對服務技能、奧運知識和外語等內容,展開行業教育培訓。(實習記者 曹政) |
相關閱讀:
- [ 12-12]京津冀協同發展僵局被打破 總體規劃近期出臺
- [ 12-10]京津冀旅游年卡可逛121景區 天津河北景區大幅增加
- [ 12-09]“京津冀協同發展”上位國家戰略 對接工作漸次展開
- [ 12-08]“京津冀協同發展”上位國家戰略 對接工作漸次展開
- [ 12-03]國內|京津冀等六省份協調監管超標車 通報異地超標信息 將跨區域處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