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輾轉 秋日的午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縣鎮不遠處,浩渺的丹江口水庫水波不興。58歲的“養魚大王”葉明成駕一尾木舟,緩緩向湖中劃去。 120多個養魚網箱在水面上整齊劃一地排列。望著網箱內不時翻騰的肥魚,這位在水庫養了一輩子魚的老漁民憂心忡忡。不久之后,他的網箱必須全部上岸,而他自己也不得不放下櫓篙,另謀生計。改變老葉一生軌跡的,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為保護丹江口水庫水質,國家將在明年底前逐步取締丹江口庫區十幾萬口養魚網箱,這讓像老葉一樣以養魚為生的上萬戶養殖漁民犯了愁。 葉明成不僅是南水北調庫區內安移民,還是上世紀60年代的丹江口水庫一期外遷移民,而像他這樣的人在丹江口市數以萬計。 他告訴記者,1968年,丹江口大壩初步建成蓄水,鄉親們移民到幾百里外的湖北隨縣,全家人做夢都想回老家;1973年,他獨自跑回丹江口,老家已在汪洋之下,他只好在河邊搭了間草棚,靠打魚為生;1990年,葉家終于蓋起了磚房,但隨著兩年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通過,家里新蓋的房子位于165米水位,屬于淹沒區,他又不得不忍痛搬離新居;2009年,葉明成一家因蓄水需再次搬遷,他選擇了留下后靠安置,2012年終于住進了均縣鎮180多平方米的二層移民新居。 如今,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老葉的所有網箱又將被全部拆除,他必須放棄自己經營20多年的養魚事業,面臨巨大損失。對于未來,老葉感到迷茫,不知道網箱取締后,今后的路該怎么走? “北方缺水,沒有辦法,雖然心里難受、不舍得,我們還是要服從國家大局。”望著水面,老葉靜靜地說,“沒有大家哪有小家,這些年如果沒有國家好的政策,我們農民也不可能致富。” |
相關閱讀:
- [ 12-13]習近平:南水北調要先治污后通水
- [ 12-12]南水北調:南水千里進京路
- [ 12-10]南水北調規劃最終調水量相當于一條黃河
- [ 12-07]北京文藝工作者赴新疆、南水北調庫區采風創作
- [ 11-27]河南啟動12市南水北調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
- [ 11-26]南京水價附加費占一半 南水北調基金超期收取(圖)
- [ 11-25]中國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古均州的“前世今生”
- [ 11-24]全國收民生資源“附加費”至少20種 滲透衣食住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