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斷交半個世紀后“談朋友” 專家稱利好中國
2014-12-19 08:13:45?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王瓊 陳瑜輝 |
分享到:
|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勞爾·卡斯特羅17日共同宣布將就恢復兩國外交關系展開磋商,意味著美古關系將迎來斷交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大轉折。奧巴馬同時承認,美國遏制古巴的長期政策沒有推動古巴實現政權變革,歸于“失敗”,聲稱改變對古巴政策有利于美國“延續在美洲地區的領導力”。作為改善關系的舉措之一,雙方分別釋放了幾名對方間諜。其中,古巴釋放已被監禁5年的美國“承包商”艾倫·格羅斯和另一名被監禁近20年的美國“深喉”間諜,美國則釋放3名古巴間諜。 密談18個月美古關系“破冰” □揭秘 美古對立是冷戰產物。雖然美國政府一直敵視古巴,但兩國的關系并沒有完全冰封。雙方的這一決定看似突然,但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古關系取得突破是兩國18個月秘密談判的結果。本月16日,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通電話,最終確定了雙方達成的協議。 試探性談判 按美聯社的說法,2012年贏得連任后,奧巴馬召集身邊的高級幕僚舉行一系列會議,商討自己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政治議程。奧巴馬要求幕僚們“打開思路”,包括探討打破美國與古巴以及伊朗的長期外交僵局。 一名不公開姓名的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在向媒體通報美古幕后談判情況時表示,奧巴馬認為,美國對古巴的外交政策“已經過了有效期”。 新任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有類似看法。奧巴馬任命克里出任國務卿后與他的第一次談話中,兩人談到對美國古巴政策的不滿。 美國方面一開始認定,除非古巴釋放美國承包商艾倫·格羅斯,雙方關系難以“破冰”,因此美方在開始與古巴接觸時相當謹慎。2013年春天,奧巴馬授權兩名高級助手與古巴政府代表展開試探性談判。大概同一時間,美國與伊朗官員開始就伊核項目展開接觸。 舉行9輪會議 美國與伊朗的談判地點放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和瑞士日內瓦,美國與古巴的磋商在加拿大多倫多、渥太華以及梵蒂岡舉行。克里曾向奧巴馬提到,梵蒂岡方面受到美國和古巴雙方尊重,可以協助兩國接觸。加拿大與古巴有外交關系。 美國官員說,美國和古巴通過各自設于對方首都的外交利益代表處和古巴駐紐約聯合國總部使團協調會談。 2013年6月,奧巴馬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杰明·羅茲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拉丁美洲事務顧問里卡多·蘇尼亞加前往加拿大,首次與古巴代表面對面磋商。雙方代表一共舉行了9輪會議。 美國官員沒有透露古巴方面代表的姓名,只是表示他們獲得了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的授權。 奧巴馬勞爾電話長談 美國與古巴的談判多數在加拿大舉行,但加拿大政府沒有直接參與。另一方面,羅馬教皇方濟各曾嘗試協助雙方接觸。他分別致信奧巴馬和勞爾·卡斯特羅,敦促雙方致力于改善兩國關系。 隨著談判深入,美國和古巴的更高級別官員展開直接接觸。美國國務卿克里數次與古巴外長布魯諾·羅德里格斯·帕里利亞通電話。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披露,克里在電話里主要談到有關美國承包商格羅斯的議題。 今年秋天,美國和古巴官員在梵蒂岡敲定交換所關押人員的協議細節,為雙方達成一致鋪平道路。16日,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通話45分鐘,這是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以及1961年美國和古巴斷絕外交關系以來,美國和古巴首次舉行國家元首級對話。 □前景 短期內無法全面取消制裁 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美古關系出現突破,意味著“冷戰最后篇章之一”可能就此翻過。不過,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依然前路漫漫。 首先,美國長期對古巴實施經濟封鎖,迄今有多項制裁法案依然生效。其中最知名的《赫爾姆斯·伯頓法案》由美國國會1996年通過,嚴格限制美國與古巴展開貿易交流,限制美國人訪問古巴。 路透社報道,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意味著美國這些法案需要廢止,而只有國會才能行使相關權力。隨著共和黨明年1月正式全面執掌國會,美國短期內全面取消對古巴制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此外,因駐外大使人選需要經國會參議院批準,美國在古巴恢復大使館也可能面臨阻力。 路透社報道,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可能拒絕批準美駐古巴大使。這樣的話,美國政府只能繞開國會,任命一名較低級別外交官員來暫時行使駐古巴大使的職權。 □聲音 兩國關系改善有望打開多扇門,特別是雙邊貿易。 ——現年16歲的古巴學生馬隆·托雷斯 間諜獲釋象征著美古緊張時代的結束,是“美古關系‘冷戰’章節的終結”。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發言人布賴恩·黑爾 美國和古巴決定恢復兩國正常關系,是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古巴人民的勝利,也是奧巴馬在其任期中邁出的重要步伐。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分析 美古相向喊話各取所需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使美國和古巴在此時達成共識,決定共同推動兩國關系向前發展呢?分析人士認為,中斷半個多世紀的美古關系之所以現在進入重啟程序,雙方各有考量。古巴或希望通過改善與美關系扭轉經濟局面。而對于任期僅剩兩年的奧巴馬而言,掀開美古關系“新篇章”無疑將為他留下一筆外交遺產。 換囚成契機 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尋求釋放在古巴服刑的美國人艾倫·格羅斯是美國與古巴秘密談判的關鍵問題之一,他身體狀況的惡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兩國談判。 早在上臺前,奧巴馬就表達過希望推動美古關系實現正常化的愿望。2013年初,奧巴馬在連任總統后不久即授權政府與古巴方面舉行秘密談判,但改善關系的前提是古巴方面必須釋放2009年被捕、獲刑15年的格羅斯。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今年8月,格羅斯的律師稱,他不知道格羅斯還能活多久。這為美古之間的談判帶來了考驗。 如果雙方談判進程緩慢,而格羅斯在這期間因身體原因死于古巴監獄中,那將在客觀上為雙方關系改善帶來難以逾越的障礙。 奧巴馬不甘心成“跛腳鴨” 對奧巴馬政府而言,重啟與古巴關系也符合其利益:有助于改善與拉美國家關系,更能博得拉美裔選民的支持。 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中遭到選民懲罰:共和黨全面掌控國會參眾兩院,使得奧巴馬今后兩年日子更不好過。然而,奧巴馬并不甘心成為所謂的“跛腳鴨”總統,而是尋求在總統享有特權的外交領域取得突破并留下印記。 多年來,包括美國親密盟友在內的所有拉美國家一直反對美國繼續對古巴實行貿易禁運,呼吁兩國實現關系正常化。白宮承認美國對古巴政策疏遠了地區和國際伙伴,表示兩國啟動關系正常化進程后美國不再反對古巴參加定于明年在巴拿馬舉行的美洲國家組織首腦會議。這是近50年來美國首次不把古巴排除在外,無疑將受到拉美國家歡迎,進而拉近美國與一些“左派”國家的關系。 奧巴馬已于11月通過行政命令推行重大移民改革,此番又著手改善與古巴關系,兩個舉動無疑有助于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吸引廣大拉美裔選民的選票。 古巴尋求抵御經濟沖擊 對古巴而言,國際經濟形勢近期的劇烈變化促使其可能尋求更多應對準備。作為古巴在拉美地區的盟友,委內瑞拉長期以來對古巴提供經濟援助,每年提供的廉價能源價值約30億美元。近期國際油價暴跌,委內瑞拉經濟遭受沖擊,也引發外界擔憂,認為委內瑞拉對古巴的援助前景不容樂觀。 英國前駐古巴大使保羅·韋伯斯特·黑爾認為,在委內瑞拉、俄羅斯等盟友均遭受沖擊的情況下,與美國改善關系將有利于古巴抵御外部經濟沖擊。 現年83歲的勞爾·卡斯特羅去年明確表示,將于2018年任期屆滿后退休,同時希望自己任內幫助古巴成功地走上改革道路。 古巴前外交官卡洛斯·阿爾蘇加賴還認為,與美國實現關系正常化不可避免引起古巴國內一些保守派勢力的反對,但作為古巴革命重要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有足夠威望應對這些不同聲音,而他的繼任者恐怕沒有這個能力。因而,與美國盡早改善關系符合古巴的利益。 □專家說法 美古關系若正常化利好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強調,美國與古巴關系若正常化,對中國而言,影響也是積極的。中國是古巴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解除禁運后,古巴經濟環境必然更加開放透明,這有利于中國對古巴的貿易和投資,而且中國在古巴市場的競爭力也將會獲得明顯提升。 另一方面,在美古關系緊張時期,中古兩國友好關系往往會招致美國指責,甚至有時候會阻礙美中關系發展。古巴與美國的關系正常化以后,這種阻礙就不會再存在。 中國拉美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教授表示,美古兩國在地理上如此接近,兩國關系表面上冰冷,實際上有很多關系無法割裂。以拉美世界為例,古巴作為拉美世界重要一環,中國與古巴交往,與拉美世界的交往都會因此受到利好影響。可以說,美古關系的轉好是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愿意看到的結果。美古關系的正常化,符合地區和世界人民發展的利益要求。 俄進入美“后院”計劃或擱淺 此外,曾有報道稱,俄羅斯希望重新在古巴建立新的無線電監聽站。該監聽站為“古巴導彈危機”后于1964年建立,位于哈瓦那以南,距美國海岸大約250公里,被視作蘇聯最大的海外秘密軍事基地,工作人員一度多達3000人。這一基地用于監視美國,可監聽包括來自潛艇、船舶和衛星通信的無線電信號。 金燦榮認為,一旦美古關系實現了正常化,俄羅斯潛入美國后院的計劃可能會因此擱淺。 奧巴馬 將終止“過時的”政策 奧巴馬當天在白宮發表講話說,美國將終止過去半個多世紀對古巴執行的業已“過時的”政策,轉而尋求開啟兩國關系“新篇章”。國務卿克里將就恢復兩國外交關系與古巴進行磋商,美國將于今后數月內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重建大使館。奧巴馬說,他還指示克里重新審視把古巴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問題,白宮將就取消對古巴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貿易禁運與國會進行磋商。與此同時,美國正在采取措施擴大與古巴的旅游、貿易量等,包括加強兩國銀行之間的聯系。 勞爾·卡斯特羅 承認差異文明共處 勞爾·卡斯特羅17日發表電視講話說,他與奧巴馬于16日通了電話,雙方同意在國際法、聯合國憲章的框架下,為早日達成雙邊關系正常化而采取一致措施。 勞爾·卡斯特羅強調,美國必須解除對古巴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經濟、金融和貿易封鎖。他表示,盡管兩國存在很多根本性差異,但古巴愿與美國進行合作和探討,“我們應當學會承認差異,文明共處”。 ◆古巴革命 1959年1月1日,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武裝推翻美國支持的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取得古巴革命勝利。次年,因古巴境內的美國煉油企業不愿提煉蘇聯原油,古巴政府宣布將這些企業國有化,美古關系惡化。 ◆豬灣事件 1961年1月,美國宣布與古巴斷交。3個月后,菲德爾·卡斯特羅宣布古巴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次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和武裝的1500人雇傭軍登陸古巴南部豬灣,企圖推翻古巴政府,但遭擊潰,史稱豬灣事件。 1962年1月,在美國推動下,美洲國家組織中止古巴的成員國資格;次月,美國對古巴實施全面貿易禁運。 ◆導彈危機 1962年10月,因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引發美國強烈反彈。雙方劍拔弩張,時任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命令海軍對古巴實施封鎖。在外界認為核戰爭一觸即發之際,美蘇達成妥協,蘇聯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導彈,肯尼迪私下承諾不會入侵古巴。 ◆嘗試失敗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上臺后不久嘗試恢復美古關系,包括互設非正式的外交使團和談判換囚等。1980年4月至9月,古巴開放首都哈瓦那以西的馬列爾港,引發10多萬古巴難民涌入美國境內,美古關系再趨緊張;不久,羅納德·里根當選美國總統,上臺后終止恢復關系的嘗試。 ◆再次遏制 1991年蘇聯解體,古巴經濟遭受重創;1992年,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簽署法案,強化對古巴的經濟封鎖;喬治·W·布什2001年出任總統后繼續對古巴實行遏制政策,在強化制裁的同時加大對古巴國內反對派勢力的扶植力度。 2006年7月26日,菲德爾·卡斯特羅因腸胃出血接受手術,把權力暫時移交給時任古巴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勞爾·卡斯特羅,逐漸退出政治舞臺;2008年,勞爾·卡斯特羅當選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 ◆取得突破 2009年,奧巴馬出任美國總統,著手推動美古關系正常化;同年12月,古巴當局在哈瓦那逮捕美國承包商艾倫·格羅斯,指認他從事“破壞古巴獨立和領土完整”活動,判處其15年監禁;這一事件為后來美古換囚協議埋下伏筆。1998年,美國當局在佛羅里達州逮捕5名古巴人。美國法院2001年認定這5人共謀秘密監視古巴流亡團體和美軍基地,犯間諜罪,分別判處15年至終身監禁。 2014年12月17日,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共同宣布,兩國將就恢復兩國外交關系展開磋商,同時達成換囚協議。 京華時報記者程磊 A28-A29版除署名外據新華社 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
相關閱讀:
- [ 12-18]中方歡迎和支持美古雙方恢復正常關系
- [ 12-18]安倍與拜登通話 歡迎美古啟動邦交正常化談判
- [ 12-18]美國古巴突然換囚 奧巴馬或推動美古關系正常化
- [ 12-18]奧巴馬宣布美古將就恢復外交關系開展磋商
- [ 12-18]美國古巴突然換囚 奧巴馬或推動美古關系正常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