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李克強成績單:他是破壁者、拆墻人
2014-12-27 21:14:31??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李克強與淘寶店主楊耀暉和他9個半月大的兒子、網店模特“小灰灰”。 總理擁抱了最小的網商從業者 李克強擁抱了可能是全國年紀最小的網商從業者、楊耀暉的“麻豆”兒子“小灰灰”。總理去了兩家店,“第一家是B2B,第二家是C2C”。 批發商童志達是青巖劉村的網商中第一個迎接李克強的人,他在阿里巴巴開店,他的客戶是淘寶店主們。 童志達賣得最好的是一款收納袋。此前,童志達在畢業后經過了做生意-上班-做生意-上班的幾個來回,最近5年才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路,他不善于做零售,直接面對客戶們,批發商更對他的胃口。 “1到9月的銷售如何?”李克強問童志達。 童志達告訴《博客天下》,當時已經11月,他覺得總理可能問的是農歷(總理問的可能是1至3季度)。于是他告訴總理,大概已經做了900多萬。 李克強和身邊的幾位干部交換了一個贊許的眼神。 “交稅沒有?”李克強繼續問。 童志達有點不好意思,他持有的是個體營業執照。義烏的一位市領導趕緊告訴李克強:“我們對網商有一些扶植政策。” 李克強知道童志達的店是“B2B”,他對這個行業毫不陌生。“有些外地來考察的干部有時候會問我們一些奇怪的問題,”童志達說,“我遇到過有人問我電商和電信詐騙有什么區別。” 童志達在他的店里沒有曬出李克強和自己的合影,甚至連一條通告也沒有發。“對我而言這已經是一件很榮幸的事了,我們成為他關注的一個行業,我覺得不應該把他作為生意上的宣傳手段,那樣的話對他有點不尊敬。” “生意還是要自己做的,我們跟零售也不一樣,和總理的合影可能會給零售店帶進流量來,做批發的大多都是老客人,他不會因為你跟總理合影就找你多拿一點貨,他只有自己手上的賣掉才能跟你拿。”童志達說。 李克強在批發商童志達(右一)的公司考察。 一個月后,義烏市青巖劉村的淘寶店主楊耀暉想起11月19日晚上李克強出現在他家門前時的場景,還是非常驚喜。之前一天,街道上的干部告訴他,可能有領導來,讓他打掃一下衛生,他還不知道來的人會是總理。 李克強進門前,楊耀暉正和妻子看剛做好不久的買家秀海報。“直到被握了手才反應過來。”楊耀暉說。 他的妻子傅燕雯立刻把李克強來做客的照片發了朋友圈,當天就贏得了200多個贊。 跟楊耀暉聊了幾句后,李克強點評道:“你跟前一家又不一樣,他是B2B,你是C2C。” 這是兩種分類,前者是商家對商家的電商模式,后者是個人對個人的電商模式。 在此前的幾年里,對淘寶賣家要求營業執照和征稅的說法一直在流傳。 現行的解決方案是,加入天貓商城要求營業執照,而普通的淘寶賣家則并不要求執照。楊耀暉的店就是一家賣童裝親子用品的夫妻店,夫妻倆經營開店,剛9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穿最小號的童裝了,就擔任起了“麻豆”(模特)。 那晚李克強抱了這位“淘寶麻豆”界的代表。“小家伙真是個專業小模特!”臨走前李克強對楊耀暉說,祝愿他的生意能從“井噴式”走向“火箭式”。 央視的鏡頭里收錄了“小灰灰童裝”的店名,這使得很多好奇的觀眾去網上搜索楊耀暉的店。楊耀暉店里平日的銷量是一百多件,總理走后第二天的銷量是平時的四倍,而“雙十二”那天是一千多件。過去店里的一個美工和一個客服已經忙不過來了,他找了同學來幫忙。 總理帶來了熱鬧和銷量,淘寶店主報之以李,創造了一個新的就業機會。 “我不算做得好的,”楊耀暉說,“一年就做到金冠的有的是。” 楊耀暉是臺州人,妻子是義烏人,去年從學校畢業后,楊耀暉從網上聽說義烏的青巖劉村是著名的淘寶村,就壯著膽子和妻子一起過來發展。 押中了“爆款”的淘寶店會一炮而紅,楊耀暉之前有一個皮帶店,他在商貿城里看中的一款皮帶成了爆款。 大家都喜歡,都在搜,都在買。在搜索皮帶的時候,他的店排名很靠前。 “多的時候一個月有七千多條。”楊耀暉告訴《博客天下》。 熱鬧會衰退,爆款會成為舊款,在許多別的店上了類似的貨之后,楊耀暉的利潤開始下滑。 淘寶店船小好調頭,楊耀暉不需要有自己的店面和倉庫,幾乎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他可以把擁有兩個皇冠的皮帶店掛起來,繼續做一個新店。 “不會浪費,以后要做別的,再把那個店改一改用。”楊耀暉說。他的新店就是李克強看到的這家童裝店,因為孩子的出生,他開始改做童裝,他的貨源來自網絡,并沒有從義烏本地拿貨。 但是青巖劉村的環境很好,楊耀暉說:“這里民風比較淳樸。”這個村早已不是舊意義上的農村。1萬多名電商從業者在這里生活和工作,快遞比大城市便宜很多,而且可以拼單,需要給自家模特拍照,可以直接去商場、超市,和大城市的交通擁擠、租金昂貴相比,這里很適合作為創業者的第一站。 “我打籃球的時候遇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店主,大家聊的都是你的店做什么,我的店做什么,去超市買東西,也會聽見手機咚咚咚地響,有客人在下單或者留言,常常遇到的話題就是‘這個差評怎么消’。” 楊耀暉上個月的銷售額是26萬,上上個月則是22萬,12月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青巖劉村還是一個足夠大的舞臺。 根據青巖劉村黨支部書記毛勝平的經驗,電子商務做大之后,網商往往會遷出青巖劉村。 這個標準往往是營業額夠千萬,童志達就面臨著要不要搬出的困擾,進入工業區租大倉庫的開銷很大,但是青巖劉村的單元房里又有點束縛手腳。 “我們大多數的房子是舊城改造的樓房,地下一層存放貨物。電子商務做大了以后,他就需要相關配套的倉儲。多幾個地下室放貨物,一個影響發貨的效率。另外一個是使用不方便,租金高。它肯定會搬到工業區去。”毛勝平見慣了創業者從村里“畢業”。不過他們未來的籌劃是,把一些大的網商留住,“以大帶小”,大家才更有信心。 毛勝平兼任村網商服務中心主任,這個中心是一個規模和權力都極小的“小政府”,只有四個工作人員和兼任主任的毛勝平。 “建立一個組織,讓網商們有一個歸屬感。也方便聯系,定期召集這些網商代表,開一下座談會,這個機構就是服務于在這里經營電子商務的這些商戶的。” 權力不大,但需要協調的很細碎,創業者(大多是外地人)和房東(本地人)的租房糾紛、租約期滿找茬不退押金,都要網商服務中心出面協調。 毛勝平非常得意的一點是,過去,出租房屋獲得收益的村民中有人也學做淘寶變成了網商,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因為生活富裕而退化,“其中有人做得非常出色。” 李克強在他的博士論文、曾經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中,曾提到了另一種可能的城鎮化: “無論通過農業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還是依靠在城市中擴張工業部門來轉換二元結構,都不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現實的。那么,只能把注意力轉向農村,就地實現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通過弱化二元結構的強度,來打破固有的平衡,形成國民經濟結構的新局面。” 青巖劉村的成長和壯大似乎就是李克強多年前描繪的一種理想模式。在資金和人口聚集的青巖劉村,超市、商場都逐漸完善起來。 “他們拉了一條100M光纖。”楊耀暉說。對青巖劉村來說,網速可能是第一生產力。 毛勝平對青巖劉村發展的看法直率而豪邁:“總理來了,這個強心針打過,你們還不清醒,這要落伍了,你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像一陣風一陣云一樣飄過去,確實對不起總理這么遠跑到這里來。” |
相關閱讀:
- [ 12-26]李克強分別會見來京述職的梁振英和崔世安
- [ 12-25]李克強:審計工作者要當好政策落實“督查員”和公共資金“守護神”
- [ 12-25]李克強接見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
- [ 12-25]李克強:當好政策落實“督查員”和公共資金“守護神”
- [ 12-25]國務院接收9萬條網友留言 部分直通李克強案頭
- [ 12-24]李克強同希臘總理薩馬拉斯通電話
- [ 12-24]李克強:拓寬融資渠道 助力企業“走出去”
- [ 12-2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張高麗出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