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報道,每當洪水季節和三峽樞紐蓄水時,三峽庫區的垃圾就從潛伏的犄角旮旯現身,赤裸裸的在長江上奔流,大量漂浮垃圾最終會在三峽壩前聚集。各色破鞋、塑料瓶、酒瓶等垃圾無所不有。那么這些垃圾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垃圾的出現,現在可以說與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越來越多的垃圾,嚴重威脅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群眾的生活。近幾年,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報道,每當洪水季節和三峽樞紐蓄水時,三峽庫區的垃圾就從潛伏的犄角旮旯現身,赤裸裸地在長江上奔流,大量漂浮垃圾最終會在三峽壩前聚集。各色破鞋、塑料瓶、酒瓶等垃圾無所不有。那么這些垃圾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三峽庫區垃圾漂浮帶綿延數十公里 工作人員:船都開不過去 湖北省秭歸縣是三峽庫區壩前的第一縣,這里不僅是舉世矚目的三峽樞紐所在地,更是著名詩人屈原的故里。鳳凰山風景區與三峽大壩隔江相望,成了秭歸縣發展旅游業的名片,但在每年的洪水季節和三峽庫區蓄水,這里的江面上都會出現綿延數十公里的巨型垃圾漂浮帶,從鳳凰山上舉目望去,江面上的枯樹、雜草和塑料泡沫、舊鞋、瓶子等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清漂作業人員:前些天比這還厚些,都是垃圾,船都開不進來,都堵住了。 畫面上是垃圾漂浮帶來襲時,三峽集團和當地政府組織船只進行打撈時的場景。 白色塑料泡沫、破鞋、枯樹、雜草等各種垃圾將打撈船團團圍住,打撈人員正在用網兜,一點點地進行清理。 清漂作業人員:大小20多個船,100多人,突擊打撈,目前根據漂浮物情況,分兩邊,一邊是香溪河口進行攔截,(壩前)重點進行突擊打撈。 事實上,遭遇長江漂浮垃圾襲擊的并不僅僅是秭歸縣,在三峽庫區,自西到東,重慶、涪陵、豐都、忠縣、萬州、開縣、云陽、奉節、巫山、巴東等沿江縣市都不能幸免。 每年汛期和庫區蓄水期,在三峽庫區的各個縣市,一個個巨型的垃圾帶充斥長江,各個區縣都開足馬力進行打撈,據統計,自2003年三峽庫區蓄水以來,重慶庫區13個區縣每年打撈的漂浮物總計超過了10萬噸;截至2013年底,重慶庫區累計清理長江漂浮物將近130萬噸; 而上游未及打撈的漂浮垃圾會順流而下,最終聚集在三峽壩前。在湖北庫區,僅壩前的秭歸縣,自2008年來,累計投入清漂資金1058.1萬元,投入清漂船只9597船次,投入作業人員36203人次,累計打撈漂浮物29992.8噸。 湖北庫區秭歸縣統計數據 為了清理源源不斷的壩前漂浮垃圾,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每年需花費3000萬元,自2003年蓄水至今,三峽集團在清理水面漂浮物上投入的費用達到了2.6億元。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它一發水就流來了。滿江漂的都是,主要是生活垃圾,還不是人污染的,自然環境它不會污染。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一下大雨就是滿江渣子(垃圾)。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滿江渣子都是什么東西啊?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塑料袋泡沫都有。 每年洪水季節和三峽庫區的蓄水季節,突擊打撈漂浮物成為了庫區的各個區縣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三峽總公司提供資料顯示:目前由三峽集團公司承擔的委托地方政府實施的干流清漂經費,在2004年每100公里江段150萬的基礎上進行了逐年增加,目前已達每年1500多萬元,但漂浮物治理情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壩前漂浮物來量仍然巨大。年年打撈,年年有。十年里,為了打撈三峽庫區垃圾,國家先后投入上億元。每年幾十萬噸的垃圾又是從哪里來呢? 每年幾十萬噸垃圾從何而來 記者探訪沿江村落場景觸目驚心 12月中旬,記者再次來到三峽庫區,記者看到,經過庫區各個區縣的突擊拉網式打撈,此時江面上的漂浮物已經無影無蹤,遠遠望去,一江碧水,緩緩向東流去。不過常年居住在江邊的居民告訴記者,這樣的好日子并不長,只要水面上漲,垃圾就會順著長江席卷過來,景象觸目驚心。那么,長江上的垃圾從哪里來的呢?為了調查垃圾的由來,記者決定,首先從江面開始。 這是記者在近距離接觸長江時拍攝到的畫面,塑料袋、酒瓶、藥盒、各式各樣的破舊鞋子,散落在岸邊,漂浮物遺跡仍舊隨處可見。可想而知,一旦水位上漲,這些垃圾涌入長江。而在江邊上赫然矗立著秭歸縣城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牌子。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還是地方管理不嚴,沒有管理好。 附近生活的居民告訴記者,長江本身是非常清澈的,很多垃圾是從長江支流過來的。按照村民的提示,記者來到了秭歸縣茅坪鎮的建東村,這是個依山傍水的村莊,村里的這條河被當地人稱為寶塔河,千百年來,這里的居民習慣了逐水而居。這里距離三峽庫區僅有15公里。 在河邊,記者見到了建東村的這幾位村民,有殺魚的、有洗菜的,這位大姐家里剛殺了豬,她正在清洗豬大腸。 記者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位殺魚的大姐把魚麟、內臟一股腦丟在了河里,這位洗菜的大爺,讓摘出的枯葉、菜根也逐水而去。而這位洗豬大腸的大姐,洗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心滿意足得從河里撈出了這副豬大腸。 這幾位村民告訴我們,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是他們多年來的生活習慣。在上游僅三十米的地方,這個酒莊門前,有大量的垃圾被倒入河道,在這大堆垃圾中,眾多紅色的酒瓶格外醒目;在酒莊的對岸,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樣被肆意地倒入河道。 記者:我看上面也有像前頭酒莊,把垃圾都給倒在河里面,你們都沒有意見嗎? 村民:有意見。有意見沒有地方說。 在這幾位村民的身后,散落在河道里的鞋子、襪子、塑料袋等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而這里的村民,向河道里傾倒垃圾已經習以為常。 村民:漲大水就沖走了。流長江里。 陳家壩村位于建東村的下游,在河邊的這個渠里,記者看到各種生活垃圾被扔到了里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看到,防洪渠里到處是垃圾,一旦漲水,這些垃圾就會順著渠道流入寶塔河。隨后,記者沿著寶塔河順留而下,每走一段都能看到河道里有一堆一堆的垃圾。面對一堆堆的垃圾,當地村民似乎并不擔心。 河道里的垃圾 村民:一漲大水了就沖走了。 記者:漲大水的時候就沖走了,那沖到哪去了? 村民:沖江里了。 這位大姐告訴我們,這里距離長江更近,僅有六七公里,這里的村民也知道,這些垃圾最終會匯入長江,長江水面的巨型垃圾漂浮帶,他們也都親眼目睹過。 記者:那咱們這有人收垃圾嗎? 村民:有人,有人收垃圾。 記者:有人收,那我看河道里頭還是挺多垃圾的,收不過來還是怎么回事? 村民:一般的垃圾桶太少了。 這里是陳家壩村下游的九里村,是秭歸當地最具實力的產業村。村里聚集了多家建材廠、玻璃廠、造紙廠、制鞋廠。寶塔河流經這個村匯入長江,記者看到,寶塔河骯臟不堪,除了一堆一堆的生活垃圾,還有化糞池和下水道。這個養豬場就建在寶塔河邊,養豬場后墻外的這個管道,直接連著寶塔河。由于各種糞便攪合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惡臭,令人作嘔。 養豬場后墻外的管道直接連著寶塔河 村民:豬喂多了,沒這么大的化糞池,就直接傾倒到這個溝里,豬糞還是出來的,本身洗豬圈都是弄小溪里了。 這個造紙廠同樣位于寶塔河畔,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是秭歸縣最大的造紙企業,在河邊記者看到,這個廠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直接排到了寶塔河里。而再經過不到三公里,寶塔河就匯入了長江干流。 這就是我們記者10天前,在三峽庫區拍攝到的畫面。這個地方距離三峽大壩方圓不到50公里。而在長江三峽庫區垃圾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時,我們的記者發現,其實庫區垃圾的隱患還遠不止這些。 |
相關閱讀:
- [ 12-14]三峽船閘年貨物通過量再度破億噸 累計通過貨物7億噸
- [ 12-14]三峽工程累計發電逾8000億千瓦時 年發電量有望居世界首位
- [ 12-14]高峽出平湖 當驚世界殊——三峽工程正式開工20周年綜述
- [ 12-14]三峽庫區清漂隊:為了一江碧水的守護
- [ 12-13]三問三峽——三峽工程焦點問題透視
- [ 12-10]三峽工程獲巨大成就:5年防洪經濟效益達770億
- [ 11-28]國內首輛船閘專用消防車在三峽投入使用
- [ 11-06]三峽工程助力長江經濟帶起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