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三峽大壩遭污染:每年十萬噸垃圾綿延江面

      2014-12-27 22:47:29??來源: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近幾年,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報道,每當洪水季節和三峽樞紐蓄水時,三峽庫區的垃圾就從潛伏的犄角旮旯現身,赤裸裸的在長江上奔流,大量漂浮垃圾最終會在三峽壩前聚集。各色破鞋、塑料瓶、酒瓶等垃圾無所不有。那么這些垃圾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垃圾的出現,現在可以說與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越來越多的垃圾,嚴重威脅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群眾的生活。近幾年,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報道,每當洪水季節和三峽樞紐蓄水時,三峽庫區的垃圾就從潛伏的犄角旮旯現身,赤裸裸地在長江上奔流,大量漂浮垃圾最終會在三峽壩前聚集。各色破鞋、塑料瓶、酒瓶等垃圾無所不有。那么這些垃圾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三峽庫區垃圾漂浮帶綿延數十公里 工作人員:船都開不過去

      湖北省秭歸縣是三峽庫區壩前的第一縣,這里不僅是舉世矚目的三峽樞紐所在地,更是著名詩人屈原的故里。鳳凰山風景區與三峽大壩隔江相望,成了秭歸縣發展旅游業的名片,但在每年的洪水季節和三峽庫區蓄水,這里的江面上都會出現綿延數十公里的巨型垃圾漂浮帶,從鳳凰山上舉目望去,江面上的枯樹、雜草和塑料泡沫、舊鞋、瓶子等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清漂作業人員:前些天比這還厚些,都是垃圾,船都開不進來,都堵住了。

      畫面上是垃圾漂浮帶來襲時,三峽集團和當地政府組織船只進行打撈時的場景。

      白色塑料泡沫、破鞋、枯樹、雜草等各種垃圾將打撈船團團圍住,打撈人員正在用網兜,一點點地進行清理。

      清漂作業人員:大小20多個船,100多人,突擊打撈,目前根據漂浮物情況,分兩邊,一邊是香溪河口進行攔截,(壩前)重點進行突擊打撈。

      事實上,遭遇長江漂浮垃圾襲擊的并不僅僅是秭歸縣,在三峽庫區,自西到東,重慶、涪陵、豐都、忠縣、萬州、開縣、云陽、奉節、巫山、巴東等沿江縣市都不能幸免。

      每年汛期和庫區蓄水期,在三峽庫區的各個縣市,一個個巨型的垃圾帶充斥長江,各個區縣都開足馬力進行打撈,據統計,自2003年三峽庫區蓄水以來,重慶庫區13個區縣每年打撈的漂浮物總計超過了10萬噸;截至2013年底,重慶庫區累計清理長江漂浮物將近130萬噸;

      而上游未及打撈的漂浮垃圾會順流而下,最終聚集在三峽壩前。在湖北庫區,僅壩前的秭歸縣,自2008年來,累計投入清漂資金1058.1萬元,投入清漂船只9597船次,投入作業人員36203人次,累計打撈漂浮物29992.8噸。

      湖北庫區秭歸縣統計數據

      為了清理源源不斷的壩前漂浮垃圾,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每年需花費3000萬元,自2003年蓄水至今,三峽集團在清理水面漂浮物上投入的費用達到了2.6億元。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它一發水就流來了。滿江漂的都是,主要是生活垃圾,還不是人污染的,自然環境它不會污染。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一下大雨就是滿江渣子(垃圾)。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滿江渣子都是什么東西啊?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塑料袋泡沫都有。

      每年洪水季節和三峽庫區的蓄水季節,突擊打撈漂浮物成為了庫區的各個區縣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三峽總公司提供資料顯示:目前由三峽集團公司承擔的委托地方政府實施的干流清漂經費,在2004年每100公里江段150萬的基礎上進行了逐年增加,目前已達每年1500多萬元,但漂浮物治理情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壩前漂浮物來量仍然巨大。年年打撈,年年有。十年里,為了打撈三峽庫區垃圾,國家先后投入上億元。每年幾十萬噸的垃圾又是從哪里來呢?

      每年幾十萬噸垃圾從何而來 記者探訪沿江村落場景觸目驚心

      12月中旬,記者再次來到三峽庫區,記者看到,經過庫區各個區縣的突擊拉網式打撈,此時江面上的漂浮物已經無影無蹤,遠遠望去,一江碧水,緩緩向東流去。不過常年居住在江邊的居民告訴記者,這樣的好日子并不長,只要水面上漲,垃圾就會順著長江席卷過來,景象觸目驚心。那么,長江上的垃圾從哪里來的呢?為了調查垃圾的由來,記者決定,首先從江面開始。

      這是記者在近距離接觸長江時拍攝到的畫面,塑料袋、酒瓶、藥盒、各式各樣的破舊鞋子,散落在岸邊,漂浮物遺跡仍舊隨處可見。可想而知,一旦水位上漲,這些垃圾涌入長江。而在江邊上赫然矗立著秭歸縣城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牌子。

      三峽庫區沿江居民:還是地方管理不嚴,沒有管理好。

      附近生活的居民告訴記者,長江本身是非常清澈的,很多垃圾是從長江支流過來的。按照村民的提示,記者來到了秭歸縣茅坪鎮的建東村,這是個依山傍水的村莊,村里的這條河被當地人稱為寶塔河,千百年來,這里的居民習慣了逐水而居。這里距離三峽庫區僅有15公里。

      在河邊,記者見到了建東村的這幾位村民,有殺魚的、有洗菜的,這位大姐家里剛殺了豬,她正在清洗豬大腸。

      記者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位殺魚的大姐把魚麟、內臟一股腦丟在了河里,這位洗菜的大爺,讓摘出的枯葉、菜根也逐水而去。而這位洗豬大腸的大姐,洗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心滿意足得從河里撈出了這副豬大腸。

      這幾位村民告訴我們,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是他們多年來的生活習慣。在上游僅三十米的地方,這個酒莊門前,有大量的垃圾被倒入河道,在這大堆垃圾中,眾多紅色的酒瓶格外醒目;在酒莊的對岸,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樣被肆意地倒入河道。

      記者:我看上面也有像前頭酒莊,把垃圾都給倒在河里面,你們都沒有意見嗎?

      村民:有意見。有意見沒有地方說。

      在這幾位村民的身后,散落在河道里的鞋子、襪子、塑料袋等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而這里的村民,向河道里傾倒垃圾已經習以為常。

      村民:漲大水就沖走了。流長江里。

      陳家壩村位于建東村的下游,在河邊的這個渠里,記者看到各種生活垃圾被扔到了里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看到,防洪渠里到處是垃圾,一旦漲水,這些垃圾就會順著渠道流入寶塔河。隨后,記者沿著寶塔河順留而下,每走一段都能看到河道里有一堆一堆的垃圾。面對一堆堆的垃圾,當地村民似乎并不擔心。

      河道里的垃圾

      村民:一漲大水了就沖走了。

      記者:漲大水的時候就沖走了,那沖到哪去了?

      村民:沖江里了。

      這位大姐告訴我們,這里距離長江更近,僅有六七公里,這里的村民也知道,這些垃圾最終會匯入長江,長江水面的巨型垃圾漂浮帶,他們也都親眼目睹過。

      記者:那咱們這有人收垃圾嗎?

      村民:有人,有人收垃圾。

      記者:有人收,那我看河道里頭還是挺多垃圾的,收不過來還是怎么回事?

      村民:一般的垃圾桶太少了。

      這里是陳家壩村下游的九里村,是秭歸當地最具實力的產業村。村里聚集了多家建材廠、玻璃廠、造紙廠、制鞋廠。寶塔河流經這個村匯入長江,記者看到,寶塔河骯臟不堪,除了一堆一堆的生活垃圾,還有化糞池和下水道。這個養豬場就建在寶塔河邊,養豬場后墻外的這個管道,直接連著寶塔河。由于各種糞便攪合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惡臭,令人作嘔。

      養豬場后墻外的管道直接連著寶塔河

      村民:豬喂多了,沒這么大的化糞池,就直接傾倒到這個溝里,豬糞還是出來的,本身洗豬圈都是弄小溪里了。

      這個造紙廠同樣位于寶塔河畔,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是秭歸縣最大的造紙企業,在河邊記者看到,這個廠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直接排到了寶塔河里。而再經過不到三公里,寶塔河就匯入了長江干流。

      這就是我們記者10天前,在三峽庫區拍攝到的畫面。這個地方距離三峽大壩方圓不到50公里。而在長江三峽庫區垃圾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時,我們的記者發現,其實庫區垃圾的隱患還遠不止這些。

      庫區垃圾隱患眾多 二次污染風險大

      秭歸縣華新水泥廠是當地處理垃圾的地方,一進廠門,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就看到從長江打撈上的各種漂浮垃圾。

      華新水泥(秭歸)有限公司總經理向長宏:目前我們還有八千多方(待處理),今年累計進了(處理了)九萬八千方。

      在華新水泥廠的廠房里,鏟車將粉碎、烘干后的漂浮物運至窯尾分解燃燒,這些漂浮物將經歷1700攝氏度高溫的焚燒,產生熱量直接用作生產水泥的替代能源,燃燒后的殘渣將直接成為水泥原料,整個過程不排放任何有毒有害氣體和殘渣。華新水泥廠漂浮垃圾處置項目從2010年投產以來,5年的時間,累計處理了40萬方三峽庫區的漂浮垃圾。

      鏟車將粉碎 烘干后的漂浮物運至窯尾分解燃燒

      記者:那我們這個處置能力現在是達到多少?

      向長宏:我們當初的設計是按照每年20萬方這么一個能力來處置的,后來我們通過把烘干技術不斷進行技術改造,烘干能力現在可以達到25萬方,有的時候可以達到30萬方。

      華新水泥廠的這位負責人告訴我們,2008年華新水泥和三峽總公司正式簽署了水泥窯協同處理三峽庫區漂浮垃圾的合同,2010年項目投入運行,項目累計總投資7100萬元,設計的年處理能力是20萬噸,但通過技術改造,目前的處理能力可以達到30萬方。

      但事實上,華新水泥廠每年處理的漂浮物遠遠達不到設計的處理能力:2010年處置三峽漂浮物6.9萬噸;2011年2.5萬噸;2012年13.8萬噸;2013年7.8萬噸;2014年截至目前處置了9.8萬噸,共計40.8萬噸。從投入和產出來計算,這個項目自上馬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向長宏:不能盈利,盈利談不上,整個過程談不上賺錢,短期可以,長期不行。現在水泥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微利潤或者說虧損這么一個經營局面。

      在不斷地調查中記者發現,一邊是斥巨資上馬的無害化處理項目在連年虧損,而另一邊,由于缺乏完善的垃圾收集、清運系統,三峽庫區大部分的漂浮垃圾和生活垃圾,都被填埋或焚燒了。

      大部分的漂浮垃圾和生活垃圾都被填埋或焚燒

      秭歸縣文化村距離縣城60公里,在這個村最繁華的集鎮上,每過兩天就會有垃圾車來清運垃圾。

      記者:送到什么地方去?

      湖北省秭歸縣文化村環衛工人:送到我們專門的填埋場。

      那么,這是怎樣的填埋場呢?記者驅車在崎嶇的盤山路上顛簸了半個小時,終于見到了文化村的垃圾處理場,令記者震驚的是,這個垃圾場居然建在村子上游的河道里。

      記者:這個填埋場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建的呢?

      湖北省秭歸縣文化村書記屈萬俊:填埋場是從2004年就開始建了。垃圾全部都是堆在這里。

      記者:前前后后也有十年了?

      屈萬俊:有十年了。

      這個垃圾場堆放了文化村十多年的垃圾,多年來,填埋的垃圾已經把河道填出了一塊巨大空地。在這片空地上,還建起了一個鐵礦粉碎廠。整個垃圾場已經填埋的區域散落著礦石粉碎廠產生的紅色粉末,還沒來及填埋的各種生活垃圾散發著陣陣惡臭,而一旁的河流則渾濁不堪。

      記者:當時為什么選在這個地方呢?

      屈萬俊:這個地方的話人也比較稀少,這里面全部都是山,沒有人員。其它沒有地方。

      童莊河的河道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在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上,記者腳下踩著的是巨大的垃圾堆,眼前看到的是鐵礦粉碎廠。十年多的時間里,大量重金屬等污染物排向童莊河和長江。

      記者:那為什么我們會選擇在這?

      屈萬俊:無奈,沒有辦法,到山上去的話,這個路比較窄,而且不安全,再加上這個地方的人員比較稀少,建在一個人員比較集中的話,不環保,居民也有意見。

      記者:未來如果這塊填滿了的話,我們會放在什么位置呢?

      屈萬俊:目前的話我們也在想,能不能把這個上面增加高度,但是這始終不是治本之策。

      文化村的書記告訴我們,由于沒有完善的垃圾清運系統和統一的垃圾處理渠道,目前的狀況,讓他感到很無奈,自己也生活在這個村,明知會影響環境,污染河道,但卻無力改變現實。

      屈萬俊:這個垃圾處理,應該說這是最初級的,最原始的,應該說也不是很合規的,我們也建議規范的垃圾處理,實際上這也不是個長遠之計。我們呼吁了上級財政,把農村的垃圾清運納入財政預算,適當地可以補貼,要不然農村的垃圾就無法進行清運。

      然而,向長江三峽排放各種垃圾和污染物的遠不止這一個地方。記者沿著童莊河向下游行走,在文化村的鄰村,記者看到了公路邊的這個垃圾池里堆滿了垃圾,溢出來的垃圾,直接進入到河里。

      記者:多久會拉一次?

      村民:到現在沒拉過。垃圾多了,我們就用火燒。

      由于村里的經濟狀況不好,雖然每隔一段就修建了這樣的垃圾池,但卻從來沒有人進行過清運,這位大爺告訴記者,垃圾池滿了以后,附近的村民通常會選擇焚燒。

      屈原鎮的西陵峽村,因為和三峽之一的西陵峽遙遙相對而得名,那么這個村的垃圾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驅車沿著崎嶇的山路攀爬了半個小時,終于從村委會所在地到達了這個村的垃圾場。

      記者:這是什么時候建的?

      湖北省秭歸縣西陵峽村副主任向祖兵:2013年竣工的。

      記者:當時為什么要建這樣一個垃圾處理場呢?

      向祖兵:建垃圾填埋場,主要就是方便老百姓周圍的垃圾不流入長江,不影響公路兩邊的衛生環境。

      記者:那以前我們沒有建這個的話,我們的垃圾是怎么處理的?

      向祖兵:隨意撒了,有些是扔到水溝里,流到長江里去,影響環境。

      村里人告訴我們,自從有了這個垃圾場以后,村里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向祖兵:我們老百姓的房前屋后都是干干凈凈的,有垃圾都運到這個地方。

      村民們說,有了這個垃圾填埋場,村子和沿江水域都干凈了,但在調查時記者發現,這些表面干凈的地方卻潛在著二次污染的風險。西陵峽村地處山區,千百年來村里人畜飲水和農業用水,都來自上山的泉水,而現在,村里的垃圾場建在了整個村子的最高處,只要下雨或山洪爆發,垃圾填埋場的有毒有害物質就會滲入地下,污染整個村子的土壤和地下水。

      垃圾填埋是最直接的方法。這里是秭歸縣垃圾填埋場,垃圾場已經堆放地滿滿當當,還不斷有環衛車來這里傾倒垃圾,各種大型的機械也正在忙碌著對垃圾進行填埋,垃圾場內已經腐爛的垃圾散發出了酸臭的味道,吸引了成百只烏鴉來這里覓食。

      秭歸縣垃圾場,投入使用已經有10年時間了,根據秭歸縣環保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天秭歸縣城都要向這里運送 120噸垃圾,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由于空間有限,一年之后這里就這只能封場。與此同時,秭歸縣的屈原鎮、歸州鎮、水田壩鄉、郭家壩鎮等七個鄉鎮的垃圾填埋場每天需要填埋超過95噸的生活垃圾,這還不包括許多村自己建的簡易填埋場每天處理的垃圾量,在土地資源緊缺的三峽庫區,究竟還能拿出多少土地來填埋源源不斷的垃圾呢?前面我們看到,無害化垃圾處理項目連年虧損,鄉村的垃圾隨意填埋和焚燒,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就是這樣飽受污染。一旦暴雨或洪水到來,這些被埋在地下的垃圾就會被沖進長江,后果可想而知,這也就不難解釋,三峽庫區的垃圾為什么年年打撈,年年有。那么我們到底該怎樣破解庫區的垃圾治理難題呢?

      專家呼吁應加大農村垃圾處理資金 加強當地居民環境教育

      為了保護三峽庫區水環境,早在2001年,國務院就通過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但十多年時間過去了,每年洪水季節,三峽大壩卻還是會出現幾十萬噸的垃圾。馬軍,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他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三峽庫區主要的覆蓋范圍是農村,而目前農村的垃圾清運、處理體系還很不健全。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過去生產,生活垃圾在農村相對比較少,現在農村也像城市一樣,用這些一次性的物品,產生的量比以前要多,而且不是以前農村固有的垃圾,很多可以自然降解,尤其是在農村沒有垃圾整體的系統地收集和清運這樣一個系統,所以通常垃圾就會堆放,尤其是在河岸邊有些開闊地,荒地,他們會堆在那,一旦進入到雨季的時候,很多就會進入到河里。

      在湖北秭歸長江的各個支流,河道里遍布了各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有向河道里排人畜糞便和工業廢水的現象,垃圾的清理、運輸、狀況令人堪憂,那么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

      馬軍:確實我們的江河長期以來,被作為流動的垃圾場去使用。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我們不能光建起高樓大廈,這種寬的馬路,我們也需要同步地去建設好這些污水垃圾這些處理設施,要配套,要做為城鎮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垃圾清運之后的處理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而目前在三峽庫區,大部分的生活垃圾被填埋或焚燒,不盡浪費了土地資源,更是污染了空氣、水源和土壤,怎樣才能讓庫區的垃圾得到合理的處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呢?

      馬軍:國家在這方面需要投入,要將資金進一步向農村地區傾斜,能夠協助農村去解決它存在的污水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夠通過環境教育,環境知識的普及,讓當地居民能夠認識到如果長此以往的話,實際上自己的生存環境,自己的一方水土,就沒辦法很好地保護了。

      馬軍認為國家應加大對農村地區垃圾處理的資金投入

      半小時觀察:

      為了治理三峽庫區的垃圾,我國年年都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年年打撈、年年有,這是庫區垃圾的現狀。每到新一輪蓄水期或者水位上漲的時候,幾十萬噸的垃圾就會在三峽形成龐大的垃圾帶,就會有打撈船晝夜工作,忙個不停。幾天的打撈,暫時還給三峽一池清水,但是這樣的日子過不了一年,新一輪垃圾又會出現。就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人說,庫區的垃圾是一個“世界級難題”。其實這并不難。只有從源頭抓起,讓那些垃圾清運系統有效地運轉,少些表面文章、少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從根本上解決庫區垃圾的治理,這個難題就會有解開的那一天。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香蕉视频你懂的|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在厨房被强行侵犯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h视频| eeuss影院机在线播放| 男生和女生污污的视频| 好男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片| 北条麻妃jul一773在线看| 三中文乱码视频|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妞干网在线免费视频| 做受视频120秒视频|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视频xxx|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jizz性欧美2| 最好看免费中文字幕2019|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免费观看 |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免费看黄网站|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网| 2345成人高清毛片|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国产小视频精品|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91麻豆最新在线人成免费观看| 日本强不卡在线观看| 午夜美女福利视频| 97青青草视频|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