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精心保護傳承 2014年,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首個跨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懸泉置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鎖陽城遺址、玉門關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幾處遺址記載著絲綢之路發展繁榮乃至鼎盛時期的風貌。 “要保護、永續利用和展示這些文化資源,先得搞清楚家里有些啥,盤清了文化資源,心里也就有了底氣。”具體負責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工作的甘肅省委宣傳部部長連輯介紹說。 為摸清“家底”,甘肅探索建立文化資源分級名錄。2013年5月,甘肅省全面啟動全省文化資源普查和分類分級評估工作,內容涉及歷史文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18大類,400多個項目。截至目前,這一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18600多項省級以上文化資源記錄在冊,文化資源普查平臺也已上線。 這還遠遠不夠。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說,甘肅有300多處文物遺址與絲綢之路有關。對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定位中,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底線。同時,要對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進行合理利用,借助高科技和模擬復原等手段,豐富展示內容,增添遺產魅力,充分發揮其綜合價值。 文化建設,成果惠及百姓 11月11日晚,蘭州黃河劇院內,國家級精品舞劇《絲路花雨》演出結束后,市民小魏和許多觀眾一樣,把掌心都拍紅了。 小魏不知道,這場《絲路花雨》舞劇中英娘的扮演者,前一天剛在北京APEC峰會上為各國來賓表演了同一臺節目;《絲路花雨》還多次出現在美洲、歐洲等地頂級劇院的節目單上,“掌聲經久不息,演員反復謝幕”的場景,跨越時空交替上演。 以往“高大上”的演出,如今“接了地氣”。由甘肅演藝集團與蘭州銀行合作組織8家省級文藝院團推出傳統優秀劇目“惠民演出年”,由蘭州銀行對演出進行補貼,讓觀眾以比市場價格低得多的價格觀看演出,得到實惠。 城里有好節目,農村也沒落下。在白銀市白銀區強灣鄉強灣村,盡管天寒地凍,但村民們仍湊到一起,欣賞著村子里“鄉村舞臺”上表演的地方戲。 甘肅省鄉村舞臺自2013年啟動后,作為城鄉一體化工程建設內容,全省1228個鄉鎮都有一個行政村試點,整合了農村現有的文化資源,為群眾搭建自娛自樂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不僅演節目,還提供政策咨詢、科技培訓、衛生保健等服務。 到2018年,甘肅將建成1.6萬個“鄉村舞臺”,實現“村村有舞臺”。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等基礎設施也將得到完善。 |
相關閱讀:
- [ 12-17]新華國際時評:“絲路”織出上合新氣象
- [ 12-10]絲綢之路文化論壇在哈舉行 專家熱議“絲路文化帶”
- [ 12-02]“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中國夢想走向世界
- [ 11-27]培養網絡安全的“七種意識”
- [ 11-20]新編歷史京劇《絲路長城》:國粹聲里尋古今
- [ 11-15]從西安到羅馬:用全媒體展現一個新絲路
- [ 11-15]中國駐菲大使館:“海上絲綢之路”未排除菲律賓
- [ 11-12]中國新絲路被指跳過菲律賓 菲方抱怨"感到孤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