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力爭2020年前建立中國特色政府會計準則體系
2014-12-31 13:58:4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12月31日電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日前,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對全面推進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方案要求,力爭在2020年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和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 財 政 部 按照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有關要求,為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全面、準確反映各級政府整體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財政中長期可持續性,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重要意義 我國目前的政府財政報告制度實行以收付實現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的決算報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結果,對準確反映預算收支情況、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僅實行決算報告制度,無法科學、全面、準確反映政府資產負債和成本費用,不利于強化政府資產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升運行效率、有效防范財政風險,難以滿足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促進財政長期可持續發展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因此,必須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收入費用、運行成本、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二、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逐步建立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編制和報告政府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報表為核心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提升政府財務管理水平,促進政府會計信息公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總體目標。 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會計規則的重大改革,總體目標是通過構建統一、科學、規范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適度分離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政府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為開展政府信用評級、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改進政府績效監督考核、防范財政風險等提供支持,促進政府財務管理水平提高和財政經濟可持續發展。 |
相關閱讀:
- [ 12-31]國務院:力爭2020年前建立中國特色政府會計準則體系
- [ 12-31]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
- [ 12-30]國務院處理江蘇昆山中榮金屬公司“8·2”特別重大爆炸事故
- [ 12-30]國務院精簡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服務
- [ 12-29]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 [ 12-29]國務院:精簡前置審批 工作重心轉向事中事后監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