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水器、抽水馬桶、地熱暖氣……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后英吐村,受災群眾已全部搬入新房,一幢幢蒙古族特色的新式農居排列整齊,讓人很難想象就在一年多前,這里曾遭受過罕見的震群型地震“襲擊”。 2013年10月松原地震發生以來,記者曾多次深入災區探訪,救災帳篷、臨時板房、結實的新居……受災群眾居住條件不斷改善,“村里一半以上的新房都有單獨淋浴間,花個一兩萬元裝修稀松平常。”后英吐村七社社主任馬占波向記者介紹說。 災后重建的住房享受政府補貼,每戶居民只需繳納幾千元即可住上50平方米的新房,“想加面積就按照每平方米的價格給施工隊交錢,多退少補。”村民王波介紹說,自己的新房頗為“現代”:無線網絡“全屋覆蓋”,木質窗框整潔美觀,淋浴設備一應俱全,“裝修花了兩萬八千元,有插電地暖,冬天在地上睡覺都沒問題。” 村民朱峰原來居住的土坯房在地震時“塌成土堆”,“就算不地震,那土房也是冬天冷夏天熱,外邊下雨里面滴水。”而如今他那60平方米的新房有著10厘米厚的保溫層,1.8米的地基和鋼制的圈梁。“冬天屋里熱得還要開窗。”朱峰說。 “不僅要住上新房子,還得多掙點大票子。在縣、鎮的幫助下,村民收入去年提高不少。”馬占波說,豐收年讓后英吐村每戶村民的收入都能達到六七萬元。駐點的農機站還幫助農民購買了大型農機,“除去補貼,一臺車農民只需花4萬多元,一年就能掙回來。” 在腰英吐村,農戶的后院堆滿了豐收的玉米,滿眼望去一片金燦燦。“鎮里推廣的密植、滴灌等種地‘新招兒’特好使,一年下來能多收入萬把塊。”村民李金花一邊操作脫粒機,一邊合計著今年收入,“五六萬元問題不大,還不算家里養羊收入呢。” “受災群眾全部搬入新居,1萬多戶受損房屋得到妥善維修。”查干花鎮黨委副書記黃永勝說,“一年多災后重建的磨練,干部們精神狀態齊整,效率大大提升。如今災后重建工作告一段落,政府工作逐步回歸正常,得好好琢磨琢磨給農民增產增收的事。” 開展農業發展大討論、聘請農業專家定期授課、報銷往返路費鼓勵農民外出務工……一系列措施直指農民增收,“如今我們正在大力推廣密植玉米品種,膜下滴灌5萬多畝耕地,增產效果明顯。”查干花鎮副鎮長胡中華說,“牧業方面推廣規模化養殖,如今鎮里養殖有7萬多只羊、1萬多頭牛。我們還從鄂爾多斯引進絨山羊進行兩戶試點養殖,每戶補貼5萬元。如果試點成功,推廣后農民收入將成倍提升。”(記者段續、林宏) |
相關閱讀:
- [ 11-27]康定震區安置點抗寒紀實:讓每一個群眾都有帳篷和火爐
- [ 11-27]四川康定再次發生5.8級地震 震區電網運行正常
- [ 11-26]四川康定震區祖慶學校復課記
- [ 11-24]四川康定震區見聞:救援追趕災情 鎮定中恢復常態
- [ 11-23]康定震區只剩7個基站未恢復 通信話務量平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