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李三仁拿著《國家賠償決定書》百感交集。中新社發 劉文華攝 制圖:宋嵩 本報呼和浩特1月5日電 (記者吳勇)2014年12月30日,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對呼格吉勒圖案作出國家賠償決定:一、向賠償請求人李三仁、尚愛云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共計1047580元;二、向賠償請求人李三仁、尚愛云支付呼格吉勒圖生前被羈押60日的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12041.40元;三、向賠償請求人李三仁、尚愛云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00萬元。以上各項合計2059621.40元。 其中,100萬元的精神撫慰金創下了國家賠償中精神賠償的紀錄。有人提出,根據最高法的有關規定,精神撫慰金原則上不超過依照國家賠償法確定的人身自由賠償金、生命健康賠償金總額的35%,但“呼格案”100萬元的精神撫慰金明顯超過上限,此項賠償是否符合規定。 對此,內蒙古高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呼格案”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確定是以《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項“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執行的”為依據提起的,而呼格案所涉及的被執行刑罰是最為嚴厲的死刑,這對呼格吉勒圖親屬所造成的精神損害后果無疑是極其嚴重的。“鑒于這種特殊情況,我院決定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00萬元。這個數額是我院綜合考量本案的具體情況確定的。賠償數額超過死亡賠償金和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總額的35%,是綜合考慮到此案的特殊性,綜合考慮到國家賠償所蘊含的救濟損害和撫慰創傷的功能,按照符合法律規定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予以協商和決定的。對此,呼格吉勒圖父母也表示充分理解。” 同時,對于為何支付呼格吉勒圖生前被羈押期間的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內蒙古高院做出說明:從《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看,因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的,若屬原判死刑已執行的情形,侵犯的權利客體不僅包括生命權,也包括死者生前被羈押期間的人身自由權。這兩項權利的賠償,規定在《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和第三十四條。本案呼格吉勒圖生前受到羈押,雖然時間不長,但也依法予以賠償。盡管呼格吉勒圖的父母在書面申請中沒有單列此項賠償要求,但本著依法賠償和主動告知權利的要求,協商中內蒙古高院主動對此予以釋明,呼格吉勒圖的父母要求將此項賠償內容寫入賠償協議和決定。故內蒙古高院依法決定向賠償請求人李三仁、尚愛云支付呼格吉勒圖生前被羈押60日的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12041.40元。 另外,對于賠償決定為何沒有包括死者父母的生活費問題,內蒙古高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雖然規定,“對死者生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但本案中呼格吉勒圖的父母退休后均有退休金,且高于呼和浩特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故賠償協議和決定中沒有此項內容。呼格吉勒圖的父母對此表示理解和同意。 |
相關閱讀:
- [ 01-05]呼格案疑似真兇趙志紅受審 供認搶劫、盜竊指控
- [ 01-05]社會|河南討薪農婦死20天 太原公安局長公開道歉 呼格案真兇趙志紅今受審
- [ 01-05]呼格案疑似真兇趙志紅今日受審 輿論盼真相回歸
- [ 01-05]親歷者揭呼格案糾正過程:法院內部對平反曾有分歧
- [ 01-05]呼格案疑兇趙志紅今受審 被稱“微笑的殺人惡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