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治電話“黑卡” 今年底用戶實名登記須達9成
2015-01-06 16:47:41?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5日),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公布《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方案決定自今年1月1號起,在全國范圍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 電話“黑卡”顧名思義,就是沒有身份的電話卡。準確地說,指的是那些沒有實名登記,并且被不法分子用來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移動電話卡、上網卡。那么“黑卡”為何會成為犯罪分子的常備道具?多方合力能否有效杜絕“黑卡”? 安徽桐城的周金紅女士,丈夫外出務工,在家相夫教子的她日子過得一直很平靜,然而這份平靜被一個電話打破了。近日,她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上海黃浦區公安局的電話: 周金紅:他問我是不是周女士,我說我是。他說有人拿你身份證在工商銀行辦了一個信用卡,已經用了七八萬塊錢。 一聽說對方是警察,又知道自己姓周,對家里的情況了如指掌,周女士立刻按照對方的要求將四萬元打到指定的賬戶。錢款轉賬以后,她感覺有點不對勁了,趕緊報了案。桐城市公安局刑警一中隊立案偵查,發現錢轉到一個叫王梁的賬戶以后,不到兩分鐘就被又轉走了。 刑警一中隊隊長汪濤:周女士被騙4萬塊錢案件就是一起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件。 周女士遇到的只是電話詐騙案的一種,其他的還有以電話欠費、法院傳票、家人出事、領導缺錢等各種名目打來的詐騙電話,其背后的根源之一就是沒有實名制的手機卡、上網卡。不實名的手機卡、上網卡,甚至已成為違法犯罪分子的“常規”裝備。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長鄧宏敏表示,近期公安網絡安全部門參與破獲的58起犯罪案件中,51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使用了不實名的手機卡、上網卡。其中電信詐騙犯罪案件23起,其他犯罪案件依次為綁架、敲詐勒索、網絡販槍、販毒、網絡盜竊等。 鄧宏敏:由于“黑卡”獲取途徑廣、使用成本低、追查難度大,犯罪分子為隱匿身份、逃避打擊,往往在犯罪預備階段大量購買“黑卡”,作案期間頻繁更換,作案后隨即拋棄,常常導致案件線索中斷、無法落地溯源,給公安機關及時破獲案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及時挽回群眾財產損失帶來了極大困難。 為了解決這一“頑疾”,我國自2013年9月對手機卡實施實名登記管理。目前,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已經達到88.2%。但一些“黑卡”仍然存在。此次三部委聯手專項行動的目標是,到今年12月31日前,實名率提升至90%以上。 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局長趙志國:自2015年2月1日起,電信企業各類營銷渠道要利用移動應用程序、聯網比對措施,核驗用戶身份信息,停止人工錄入方式;9月1日起,電信企業各類實體營銷渠道要全面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核驗用戶本人的居民身份證件,并通過識別設備自動錄入用戶身份信息,避免虛假登記身份信息。 對于2013年9月1日前入網的未實名老用戶,基礎電信企業要在為其辦理新業務、更換電話卡時依法進行補登記。 此外,專項行動要求多個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電信企業要對以同一身份證件在一個省份內登記了5張以上移動電話卡等用戶為重點,驗證用戶身份信息的準確性,并接受社會舉報。公安機關對涉嫌利用“黑卡”,從事的違法犯罪活動的,要及時立案偵查和依法打擊;通信管理局對于執法檢查及公安機關發現的“黑卡”,要快速關停,并查處流出渠道。 趙志國:要建立違法社會營銷渠道黑名單制度,對被納入黑名單的社會營銷渠道,電信企業不得委托其辦理電話入網手續,并由通信管理局移交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其進行公示。 憑借非人工輸入信息、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核驗以及社會營銷渠道“黑名單”制度,能否達到提高實名制比例的目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對此信心滿滿,她認為,過去營銷渠道方面可謂實名制推廣最薄弱的環節,現在有了新的手段,重拳之下,實名制推廣無疑將更為順暢: 劉多:這次要求代銷點要有明確的標識,以后在追查的時候更加方便。另外采取了一些黑名單的舉措,因為現在最主要的是新增用戶在辦理過程中,至少從這幾個措施,應該可以提高比較大的比例。 不過,從長遠看來,要想真正讓“黑卡”在我們生活中無影無蹤,僅靠一個專項行動,或許還不夠。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欲曉說,可以增加用戶進一步自主的權利,比如說結合公安部正在推行的EID,也就是網絡電子身份證,未來將這個網絡電子身份證與專項行動組合推出,或許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李欲曉:在大的源頭通過運營商、代售點和用戶聯動的渠道。同時傳輸的信息不是用戶本身的身份信息,而是用戶網上的電子身份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EID的方式激活你的卡,這樣就使得個人信息保護的可能性就更大為提高。 相信此番專項治理行動會對“黑卡”,尤其是利用黑卡進行的違法犯罪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如何打破多年形成的黑卡利益鏈,恐怕還需更多切實有效的措施和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我們也希望各職能部門各盡其責,共同監管,還手機通訊市場一方凈土。(記者張棉棉) |
相關閱讀:
- [ 01-05]三部門聯合開展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
- [ 12-04]中宣部等三部門:清理整頓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
- [ 11-21]三部門聯合發文對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作出部
- [ 11-18]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要求加快推進住房救助工作
- [ 11-15]三部門明確:到2016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75%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