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4年CPI創五年新低 溫和通脹料將延續
2015-01-09 20:30: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李靜的感受也體現在統計數據中。最近幾個月,中國CPI項下非食品價格變動幅度相對較小,鮮果、蛋等食品價格漲勢突出,其中鮮果價格已連續14個月同比漲幅超過10%,個別月份甚至超過了20%。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還發布了工業領域的價格指數。2014年12月,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3.3%,降幅都在11月份的基礎上繼續加深,至此PPI已連續34個月負增長,持續時間之久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中前所未有。 受訪專家認為,位于CPI上游的PPI,對經濟形勢和供求關系變化的反映更為靈敏。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需求偏弱,產能過剩頑疾凸顯等因素造成了PPI連續收縮,而國際油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跌跌不休”,并帶動工業產品價格集體滑落,也對工業價格指數走低“推波助瀾”。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介紹,成品油、石油和天然氣、化學原料和制品分別影響12月PPI總水平下降約0.2、0.1、0.1個百分點,三者合計影響約0.4個百分點,約占總降幅的67%。 PPI持續負增長,引發了外界對中國是否會出現通縮的擔心。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PPI連續走跌對企業庫存、銷售等確實帶來很大壓力,但政策上預防通縮的任務并不緊迫,決策者應該保持定力。 “如果推出新的刺激計劃,會阻礙出清過剩產能的進程,不利于經濟轉型升級和提高質量。”他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對價格指數反映出的需求不足,既要重視也不用悲觀。當前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動力穩定,加之“一帶一路”等戰略逐步實施,宏觀經濟將觸底走穩,物價也將呈現平穩走勢。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說,2015年國內經濟運行緩中趨穩,有效需求短期內難以改善,經濟基本面對物價的推升力度有限。同時,經濟“新常態”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物價也不具備大幅上漲的貨幣條件。 莊健說,考慮到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但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預計物價總體仍會非常平穩,CPI維持在2%左右。他認為,中國可利用價格指數低位運行的時間窗口適時推進價格改革。(記者王希何宗渝) |
相關閱讀:
- [ 01-09]經濟重磅數據今日公布 去年12月份CPI料漲1.5%
- [ 01-09]國內|去年CPI今公布恐創新低 今年物價或保持低位 稅收支持企業兼并重組
- [ 01-09]2014年CPI今公布恐創新低 今年物價或繼續保持低位
- [ 01-05]專家:今年CPI或負增長 通縮壓力不得不防
- [ 12-29]PPI、CPI持續下行 預防通縮成2015年重大考驗
- [ 12-25]莆田11月份CPI同比上漲1.2% 漲幅創下今年新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