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有下一次嗎?”成品油消費稅調整消息一經發布,很多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伴隨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不排除再度調整成品油消費稅的可能性。但1個多月時間內,這一稅種連續三次上調,其背后的政策信號引起人們關注。 信號一:油價“任性跌”但消費不能“任性” 細數最近的三次調整成品油消費稅,一個共同特征都是利用了國內油價下調的“窗口期”,也就是說油價的下跌為成品油消費稅調整提供了窗口。 “三次調整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油價可以‘任性跌’,但傳統石化能源消費卻不能‘任性’。”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說,目前國內能源資源依舊處于短缺,不足以支撐“敞開口”的能源消費。 環顧全球,本輪國際油價下跌已持續20多周,而且無反彈跡象。業內人士分析,受我國原油進口渠道狹窄、原油進口受制于人、以及遠洋運輸能力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油價暴跌并沒有改變我國長期石化能源需求旺盛與可持續供應不足的矛盾。 劉尚希說,消費需求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低等原因也加劇國內能源資源短缺。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量占全球22.4%,但單位GDP能耗卻是美國的3.5倍、日本的7倍,也高于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加劇了對能源安全的威脅。此外,要實現永久的“APEC藍”,也需要通過引導成品油消費,抑制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 信號二:油價過低 新能源產業陷“推廣難” 有關機構研究顯示,原油價格在每桶80美元以上時,正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很快的階段。這意味著,原油價格過快下跌,新能源產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劉尚希認為,油價不斷下降,給新能源產業帶來的一個沖擊就是陷入“推廣難”。研究發現,作為替代能源的燃料乙醇生產成本每噸普遍在7800元,國際原油價格在60美元時,燃料乙醇的生產成本已經遠高于汽油的出廠價格,市場推廣面臨困難。同樣,油價下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銷售也會舉步維艱。 此外,專家指出,油價不斷下降,也加大國家補貼新能源產業的壓力。國際上新能源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的補貼支持,但傳統石化能源成本越來越低,國家補貼新能源產業就越來越力不從心。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青認為,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增加的稅收有助于緩解國家財政的支出壓力。從兩部門通知看,新增收入重點用于支持治理環境污染、應對氣候變化,以及促進節約能源和鼓勵新能源發展,對于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信號三:考慮百姓承受負擔兼顧社會公平 回顧三次成品油消費稅調整,除首次調整恰逢油價“九連跌”,最終該下降幅度與提稅相互沖抵,油價保持不變外,其余兩次調整都沒有用足油價下調空間,也就是說在提稅的同時,出于考慮百姓負擔和社會承受能力,都努力實現了油價的同步下降,兼顧生產和消費。 此外,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汽油和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均保持一定的差距,由改革前的每升0.2元擴大到每升0.32元。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表示,這主要考慮柴油是重要的工、農業生產資料,目前工業增速明顯回落,且春耕在即,保持柴油相對較低的單位稅額,對促進工農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影響,去年以來柴油銷量明顯下降。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柴汽油消費比逐漸下降,保持柴油相對較低的單位稅額有利于減緩柴油供過于求的局面,順應汽柴油消費稅結構的變化趨勢。 按照目前汽、柴油價格形成機制,提高的消費稅將傳導至汽、柴油零售價格,兩部門表示,石油煉化企業不會因為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直接受益或受損。(記者韓潔) |
相關閱讀:
- [ 01-12]油價迎來“十二跌” 成品油消費稅宣布再度上調
- [ 01-12]成品油消費稅率三次上調 專家:倒逼消費稅立法提速
- [ 01-12]油價迎來“十二跌” 成品油消費稅宣布再度上調
- [ 01-12]降價三遇調稅 成品油價格小幅降低
- [ 01-12]兩部委有關負責人就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政策答記者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