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表示特區政府有決心逐步扭轉香港房屋供求失衡
2015-01-14 14:20: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新華網香港1月14日電(記者牛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4日說,房屋是最受關注的民生問題。本屆政府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逐步扭轉供求失衡問題。上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為香港的房屋政策定下方向,多管齊下處理房屋問題。 梁振英14日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發表2015年施政報告時說,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全力加快興建公屋。出租公屋的興建量持續增加。在2014-2015至2018-2019的五年期內,預計共有77100個公屋單位落成;當中23300個單位將于2015-2016年度完工。長遠房屋策略也維持未來10年每年平均興建約20000個公屋單位的目標。 梁振英指出,樓價上升,市民的相對購買力下降,中低收入家庭購買居屋或其他資助單位的需求明顯增加。因此,政府有必要積極探討通過房委會、房協、市區重建局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等公共或非牟利機構,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供應,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選擇和置業機會。 梁振英說,房屋委員會將于2015-2016及2016-2017年度分別預售約2700個及約2000個居屋單位;房屋協會也會于2016-2017年度預售1600個資助出售單位。 梁振英表示,除了房委會的居屋和房協的資助出售單位外,應該有更多不同模式的資助出售單位,回應不同市民的需要。為此,他建議房委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綠表”人士,對象主要是現行公屋租戶及已通過詳細審核并即將獲編配公屋的人士,定價比傳統居屋低廉,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此計劃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可借此騰出公屋單位給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 私營房屋方面,梁振英說,根據上月的最新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約為74000個單位,是有記錄以來的新高。根據政府已知“熟地”上已展開或將會展開的私人住宅項目,初步估計,未來5年私營房屋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約有14600個單位,增幅約三成。政府會繼續通過持續穩定的土地供應,以及在有需要時采取需求管理措施,維持私人物業市場的穩健發展。 |
相關閱讀:
- [ 01-14]梁振英施政報告以經濟、房屋及人口政策為重點
- [ 01-14]梁振英:放寬限制精簡程序 促進香港土地開發
- [ 01-14]梁振英:港府有能力逐步扭轉房屋供求失衡問題
- [ 01-14]梁振英:提出普選特首的是基本法 而非中英聲明
- [ 01-14]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 稱機遇當前要作出抉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