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1月19日電 (高紅超 呂輝)石家莊海關19日通報稱,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對該關偵破的“馬某走私農產品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馬某假借“邊民互市”貿易免稅進口方式走私進口花生米3002噸、亞麻籽2000噸,偷逃應繳稅款1098.7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1100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該案系石家莊海關破獲的農產品系列走私案中的一起,由于案情重大,被海關總署列為一級掛牌督辦案件。 經查,馬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間,委托越南一貿易公司簽訂外貿合同,采購原產于印度和加拿大等地的花生米、亞麻籽等農產品,并利用其聯系的“地下錢莊”對外付匯,且要求供貨商將貨物海運至越南海防。在越南代理公司清關后運輸至中越邊境口岸浦寨、愛店等邊境互市口岸,委托廣西謝某某等作為代理人在邊境口岸以“邊民互市”貿易名義走私入境。貨物入境后,馬某等聯系將貨物銷售至河北、山東、寧夏和新疆等地。 石家莊海關緝私局偵查處副處長姚立峰稱,馬某等以上述方式偽報貿易性質走私農產品入境,具有逃避海關監管的主觀故意,且偷逃稅款額巨大,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犯罪。隨后,石家莊海關緝私局成立專案組,在河北張家口、廣西貴港等地開展統一行動,成功抓獲涉案人員5名,查扣重要書證、物證一批。后經多方深入偵查取證,最終破獲該起特大走私犯罪案件。 姚立峰說,上述農產品走私案件由于涉案貨物的特殊性和走私手法的隱蔽性,直接逃避海關監管偷逃國家巨額稅款,影響了國內農產品正常市場秩序,且其走私過程逃避國家法定檢驗檢疫程序進而直接影響了花生、亞麻籽等食用油食品原料安全。該案件的成功偵破和審判既是對走私犯罪行為的重拳打擊,也能對國內食用油生產行業的質量安全起到促進規范效應。(完) |
相關閱讀:
- [ 01-17]全國海關去年查獲走私大米超21萬噸
- [ 01-16]烏魯木齊海關查獲一起外籍女性走私毒品案
- [ 01-11]美華人男子被控向中國走私魚類 價值數百萬美元
- [ 01-10]珠澳警方聯手摧毀一涉嫌跨境走私毒品團伙
- [ 01-06]內蒙古特大玉礦石走私嫌疑人被公訴 涉案逾5億元
- [ 12-25]農產品成高風險走私品 不法分子私開通道偷運入境
- [ 12-25]國內外價格倒掛 農產品仍存較大走私風險
- [ 12-19]三案犯通過網絡物流走私販賣卷煙 警方千里抓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