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當地時間1月20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國會發表了其任內第六次國情咨文演講,主要圍繞經濟復蘇、稅制改革等議題闡述未來一段時期的施政重點。在長達一小時的演講中,奧巴馬將重心放在內政上,不僅宣布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翻開新的一頁”,而且提出要進一步縮小社會貧富差距,讓更多經濟政策向中產階層傾斜。
此間輿論認為,在當前民主黨執掌白宮、共和黨控制國會的“分裂政治”狀態下,在最后兩年的任期里,奧巴馬的政策措施要想產生實效,難度不小。
經濟總體向好,加緊推動稅制改革
面對共和黨人占據主導地位的國會,奧巴馬此次國情咨文演講明顯采取了“攻勢”,一方面是為了留下政治遺產而努力,另一方面則試圖為民主黨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鋪路。
奧巴馬在演講中大打“經濟牌”,稱隨著美國經濟強勁復蘇,“危機的陰影已經散去,國家是強大的”。數據表明,在過去三個季度中,美國經濟平均增速可能已接近4%,消費者信心水平位于11年高位,就業增長步伐為1999年以來最快,失業率跌到了5.6%。此外,就總體而言,原油價格下跌超過50%的情況也對美國經濟構成利好。
在近期美國經濟指標普遍向好的背景下,奧巴馬本人的支持率也出現了回升勢頭。《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19日發布的聯合民調結果顯示,有50%的美國民眾認同奧巴馬的工作表現,44%的人表示不認同,奧巴馬支持率創下兩年來新高,而去年的全年平均支持率僅為42%。與此同時,48%的受訪民眾認同奧巴馬處理經濟議題的表現;40%的民眾認為,與共和黨主導的國會相比,奧巴馬更有能力應對和解決美國面臨的重大問題,僅36%的人持相反觀點。
過去五年來,“經濟”無疑是每一次國情咨文演講中的關鍵詞。今年,奧巴馬延續去年的話題,將降低社會貧富差距、為中產階層創造更多經濟機遇作為演講的主線。因此,他提出要向富人“開刀”,主張改革稅制、打擊避稅,并敦促國會能夠最終通過這項“劫富濟貧”的稅收政策。
奧巴馬政府針對最富裕階層的稅改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將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美國家庭的資本收益稅率上限從目前的23.8%提升至28%,同時封堵所謂的“信托基金漏洞”,繼承超過一定數額的不動產應該繳納與有價證券相同的資本收益稅。此外,還將對大約100家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美國金融機構進行財政性收費。上述措施只會影響到收入最高的少數人,約占就業總人口的1%。
通過這些措施,奧巴馬政府預計未來10年將會增加3200億美元的稅收,其中大部分將被用于資助中產階層。比方說,夫妻雙方均工作的家庭可獲得最高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估計將有2400萬對美國夫婦從中獲益;將兒童保健稅收抵免的金額提升至5歲以下兒童每人3000美元,預計將減輕500萬家庭的育兒負擔;對教育稅收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把六大條款合并為兩項,850萬家庭的教育稅負將由此減輕。
為宣傳這一政策,此次白宮方面采取了與以往不同的“溝通策略”。就在演講前兩周,奧巴馬四處奔走,途中不斷向外界“劇透”所有重要的政策主張。
稅法28年未有全面修改,足見難度很大
針對稅改,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奧巴馬執意將增稅的矛頭對準富人群體必將進一步激起共和黨的敵對情緒,很難獲得共和黨控制的國會的支持。由于在稅收和開支政策方面存在諸多分歧,美國的稅法已經有28年沒進行過全面的修改。盡管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出現大幅下降,但依然還是要通過舉債來滿足預算需求。
美國國會參議院最主要的稅法制定者之一奧林·哈奇表示,奧巴馬的增稅提議可能導致小型企業、儲戶和投資者所須承擔的稅務負擔增加。奧巴馬應該放棄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增稅的立場,與國會合作,改革稅法。
有意參加2016年總統角逐的共和黨人羅姆尼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表示對奧巴馬國情咨文的失望稱,“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對政治的興趣勝過領導力,對贏得選舉的意圖勝過促進發展。”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托馬斯·曼恩對本報記者表示,奧巴馬試圖通過向富人增稅的“劫富濟貧”的方式進行財富再分配,這個方案無法成為與國會合作的基礎,反而會加劇兩黨分歧。不過,經濟復蘇的增強為兩黨集中討論中產階級增收和改變經濟機遇不平等的狀況提供了可能性。
《華盛頓郵報》評論指出,奧巴馬的增稅計劃無疑將再次點燃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有關稅務改革的爭論,并為2016年的總統選舉制造話題。奧巴馬也希望借此證明自己并非“跛鴨總統”。
布魯金斯學會政府治理項目研究員菲利普·瓦拉赫對本報記者表示,2014年中期選舉改變了華盛頓的政治結構。為了提高民意,著眼于2016年總統選舉,共和黨會盡可能地將總統置于政治困境中,府院斗爭將會成為常態。總統否決權將成為接下來幾年內美國聯邦立法的關鍵要素,畢竟在大多數存在爭議的議題上很難爭取到推翻總統否決權的2/3票數。
兩黨對立的背后是美國政治意識形態的不斷極化,美國大學歷史學家利希特曼將當前的政治極化程度稱為“美國近代史上之最”,兩黨在有分歧的議題上缺少意見交集。曼恩則對本報記者表示,政治極化的趨勢已存在數十年,在奧巴馬執政的這些年里,極化程度明顯加劇。當前,民主黨力圖通過立法和行政手段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而抱持“小政府”理念的共和黨人十分懷疑政府能在解決社會問題上有什么作為。意識形態上的對立,使華盛頓的治理進程朝著無法達成和解的方向演進。
記者 廖政軍 陳麗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