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敏飛 記者21日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獲悉,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啟動“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力爭用半年左右時間,著力解決這一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使網絡空間全面清朗起來。(1月21日 光明網) 正在進入“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不僅給公眾提供了快速的信息共享資源,也讓公眾擁有了更加高效的生活方式。不過,伴隨著互聯網發展帶來的利好,一些不利的衍生物也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這其中,“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便是一大“公害”,早已為公眾所深惡痛疾。在這樣的境況下,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專項治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正是為了幫助公眾掃除網絡“霧霾”,還公眾一片清凈的網絡環境。 經過公眾的口口相傳,經過警方的多次查處,經過當事人的現身說法……公眾對于“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印象,也更加明朗出來。具體來說,“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有這樣幾種形式:一種,是一些非法網站的招搖撞騙。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中國”、“國家”等名頭設置虛假網站,打著“輿論監督”的旗號進行敲詐勒索。另一種,則是一些合法網站的亂象頻出。如一些網站工作人員以開展批評性報道作為要挾,公然索取“贊助費”、“合作費”等。可以說,在利益的誘惑下,一些人鋌而走險,而另一些人則迷失了方向。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社會危害性,其實不言而喻。如其違法國家的法律法規;如其侵害公眾的合法權益;如其破壞網絡媒體的形象;再如其破壞了網絡傳播的秩序等等。可以說,即便是觸犯這其中的任何一罪,都是不可饒恕的;而“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則是“多罪俱全”,可見其危害之深。源于此,本次專項整治要打一場網上殲滅戰,堅決關閉一批違法違規網站,這透露出一層意味:整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相關部門必將保持“零容忍”的姿態。 就此次整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而言,是全方面的挺進,而不是單兵突進。一方面,監管部門的工作,分為內外兩個層面同時推進,不僅要打掉非法的網站、賬號、公關公司,更要在專項整治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此次整治亦開設了舉報專區,亦設置了必要的獎勵機制,舉報最高獎勵為5萬元,且電話與網址均進行了公示,這無疑會提升公眾舉報的積極性,提高整治的輻射面。 自然,在專項整治之后,如何避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卷土重來,無疑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可以說,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仍然是一門技術活,需要建立長效的機制。至于具體的操作,則是必須讓法治與自治并行。在法治層面,早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就公布了《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將有償刪帖界定為違法行為。而在自治層面,則須完善網站采編人員的考核制度,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簡而言之,只有讓法治自治并行,“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這一網絡毒瘤,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根除。(龍敏飛) |
相關閱讀:
- [ 01-22]男子敲詐信貸公司50萬未果 雇黑客使對方網站癱瘓
- [ 01-22]國內|省級兩會扎堆開幕 多地下調GDP預期 四部門治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
- [ 01-22]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專項治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
- [ 01-21]協警冒充交警執法 敲詐三輪車夫3000元獲刑9個月
- [ 01-21]國內|網信辦重拳整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貼 白領對年終獎不滿 四成準備跳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