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清 近日,國家網信辦公布“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涉網絡敲詐勒索案件4起,涉有償刪帖案件6起。“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正在展現著威力。 神奇的網絡,一方面以不可思議的力量縮減著與世界的連接距離,給公眾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另一方面又給虛假信息、偏激情緒和不良社會心態提供了“溫床”,給社會增添了諸多難以防范的風險因素。 網絡敲詐也好,有償刪帖也罷,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缺乏規則敬畏意識和公共精神的人,總是千方百計地在網絡這一名利場“撈一筆”。 在身份社會逐漸向專業社會過渡的當下,恪守專業主義、敬畏職業倫理當成為媒體從業者的價值底線。然而,少數人卻利用媒體輿論監督者的身份優勢,以“揭短”、“爆料”為手段,對負面新聞的主角進行網絡敲詐;個別人竟然偽造記者身份,實施敲詐勒索。 形形色色的網絡敲詐,不僅降低了媒體的公信力,也損傷了媒體從業者的職業形象和社會認同,也給法律權威和社會秩序帶來了挑戰和沖擊。 如果說網絡敲詐是對他人利益進行非法剝奪的話,“有償刪帖”則是一種看上去互惠互利的社會交換。在一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里,“有償刪帖”的媒體人和公職人員利用權力身份和職務便利,“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對負面消息進行“捂蓋子”、“遮丑”。 |
相關閱讀:
- [ 01-26]新華視點:曬一曬中央部委2015年的民生“干貨”
- [ 01-23]新華時評:面對“血的教訓”重申“鐵的紀律”
- [ 01-22]新華網評:出重拳,要在“嚴”字上下功夫
- [ 01-22]新華保險”微信幫你整理保單
- [ 01-22]新華保險向云南魯甸地震災區捐贈“母親健康快車”和“母親郵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